山坡上云雾缭绕

清可绝尘的桂花、令人神清气爽的菊花、如火如荼地开着的山茶花、芬芳美丽满枝桠的茉莉花,沸沸扬扬如飞雪的芦苇花……争先恐后地绽放着,一同烘托着美丽的秋

文 本刊记者 华南

一缕桑烟从天葬台边袅袅升腾,如柱地刺向空际,气味里弥漫松柏的醇香;秃鹫离开天葬台,在旭日的光芒里振翅远飞,化成一些小黑点,嵌在一览无余的蓝天中”

其实,多民族文学俨然一个百花园令人欣喜的是,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的作家梯队已经形成,老中青三代齐头并进,一位位少数民族作家紧扣时代脉搏,书写出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作品,把探索的目光深入到各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充满文化自豪与文化自觉的笔触从民族历史文化纵深中发掘创作的资源,作品在贴近现实和西藏日报印刷厂挖掘深广上都得到加强

专题 民族作家新一代

2015年初夏,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藏族题材长篇小说《祭语风中》与读者见面次仁罗布带着小说主人公——一心向佛,在灾难岁月里被迫还俗,晚年了悟人生再次出家的僧人晋美旺扎,穿过西藏半个世纪的尘世风烟缓缓走来,将历史的宏阔、生活的细腻和文化的独特徐徐铺展在读者面前

这部发表于《芳草》杂志2015年第3期的小说,是西藏自治区作协副主席、藏族作家次仁罗布首部长篇作品以特有的谦逊态度,次仁罗布语调轻而平稳地讲起《祭语风中》和自己的创作历程,对西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解读“我想通过这部作品,让国内外读者知道西藏近五十年来的社会变迁,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我希望以自己的作品展示藏族人的心西藏日报社灵,感受他们的谦卑、隐忍、善良和宽阔”

时令已是金秋,花的世界灿烂如春

天长日久,那些看到的听到的便在次仁罗布脑子里生发出一个个故事1992年,他动笔写下第一篇小说《罗孜的船夫》“当时我到拉萨市尼木县下面的乡村看亲戚,离开时我们徒步走到马路边等车,山脚下有一条河,河里有一个老人划牛皮船我一下子产生写这个老人的冲动”回到拉萨,次仁罗布开始慢慢地写最终,他为读者讲述一个从偏僻的罗孜江边到繁华城市找寻女儿的老人,在城市感受各种不适和遭遇不同冷遇后,心生厌腻回到乡下的故事两代人之间的思想冲突令人深思

次仁罗布是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唯一获奖的少数民族作家,除了唯美语言之外,他作品中对人性刻画与思索震动人心

值得庆幸的是,西藏日报数字无暇写作,次仁罗布并未真正与文学渐行渐远,他行走于高原之上,不断与各种故事“相遇”长篇小说《祭语风中》主人公晋美旺扎的形象,也来源于次仁罗布的早年行走很多年前他去过一次帕崩岗天葬台,当时一位老僧端坐在棚子下边诵经边摇动扎玛如鼓和铃铛,老僧的形象和那种氛围一下子牢牢地镌刻在次仁罗布的头脑里,挥之不去他回忆道:“这一老僧形象随之牵来了我曾熟识的八廓街措那巷子里生活的那些还俗僧人,在我童年、少年时他们一直在我眼睛里晃来荡去,其中有些成家有些孑然一生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僧人在整个藏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受人尊敬,有知识,又懂佛法,但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于世俗的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知的领域他们的形象在我脑海里垒叠西藏日报、丰满,最终有了晋美旺扎这一主人公”

次仁罗布的这篇处女作后来发表在《西藏文学》上,时任编辑李佳俊为小说写下按语:“唯其稚嫩,更具希望”

高原之子的行走与书写

面对人性的思索与考量

“这是一个关于祈祷与救赎的故事小说中流淌着悲悯与温情,充盈着藏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这是2010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会为次仁罗布的获奖作品《放生羊》所写的颁奖词

次仁罗布 藏族,西藏自治区作协副主席、《西藏文学》主编

“放生羊是西藏最有特色的事物之一,在西藏转经路上、寺庙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个老人牵着一头或几头羊去转经,表达内心的祈愿当我只写了一千来字时,就深陷进去了,以很小的视角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次仁罗布娓娓道来《放生羊》的创作西藏日报汉文版初衷,这是小说主人公年扎的一个梦境,梦见的是去世12年的妻子为救赎妻子的“罪孽”,让她在另一个世界免于苦难,年扎买回一头待宰的羔羊“放生”日复一日牵着小羊转经、焚香,主人公以这种方式与亡妻对话,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与慰藉然而,从天而降的癌病让主人公面临离别放生羊的更大痛苦,他以超乎寻常的虔诚与努力争取生命的长度,希望能更多陪伴放生羊一程

“只要有心,很多时候都能发现好的故事素材朋友一起喝酒聊天,或跟亲戚聚首、抑或到基层转一圈,都会找到可写的东西当然,找到故事素材并不代表都可以转化为小说,还要有敏锐的辨别力从我个人来讲,我只能写西藏,要是让我去写其他民族的话,我永远都写不好,因为我没有那种生活经历”

值中国西藏日报藏文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成立30年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一位位耕耘在民族百花园中的作家,这里有成名已久的“老”作家,也有崭露新锐特质的文坛新秀他们以多年的积淀喷薄出对于现实的认识,或者以敏感的视角切入人性的本真,都为少数民族文学增添多维的色彩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少数民族文学作家们的创作方式多样化、创作思想多元化,一如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给中国文学的画廊增添着新的色彩、新的期待

备受期待的次仁罗布此后并没有持续爆发,那时他还在西藏昌都地区从事与文学无关的工作“1986年从西藏大学藏语系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西藏昌都地区当藏语文老师,而后在西藏自治区邮电学校教了五年书,《罗孜的船夫》就发表在这期间几年后我调入西藏日报社工西藏日报电子版作,在这里我要感谢葛卫平主任,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我的汉文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山坡上云雾缭绕,徐风吹来,它们向四处散开,留下的只有静谧

在报社工作时期,由于工作任务重,压力比较大,次仁罗布几年内只写过一两个短篇小说,每天忙于约稿、写稿、编稿、画版、校对等琐碎事务,他说那时感觉“文学离我很遥远了”

“帕崩岗天葬台山坡上的简易棚子下,晋美旺扎盘腿就坐,面朝低处的天葬台,祈诵《普贤行愿品》他手中的扎玛如鼓和摇铃,此起彼伏地发出乐音来,给山谷添增了一份安详与寂寥

高原西藏自古被视为心灵的神圣之所紧邻布达拉宫,环绕大昭寺而存在的拉萨八廓街,则是藏地宗教与尘世、文化与经济汇聚的核心区次仁罗布就在这里长大,寺院的金西藏日报藏文数字顶红墙、八廓街自由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杂货摊,还有终日举着转经筒来此礼佛的八方信徒,在阳光下都像一锭锭燃烧的金子,深深烙印在这个藏族孩子的心里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jj/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