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巴塘各土司地方矿山甚富

达赖1904年7月出走,出走前他准备到京觐见,但到1908年9月才到达北京

清政府已认识到西藏电线的架设与西藏政治改革密切相关,认为无论财政如何紧张也应把西藏电线的架设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

近日政府以西藏为外人所垂涎,有不可终日之势也于是,特命赵尔丰为驻藏大臣,畀以重权,养以厚禄,今到藏后切实整顿天僇生闻而叹曰:政府此举,在近日新政中尚差强人意虽然,披其所谓整顿者,恐来必能果有合也不才于西藏形势尝稍没心力,不揣鄙陋,请稽之往牒,证之近倩,备著为论,以为当局者告

且英人所筑铁道,现在已由印度而入哲孟雄一有违言彼必由此进兵,而江孜,而扎什,而雅鲁藏布江,而拉萨,前后藏地虽辽阔,皆可捣其腹心他如矿山、电线等事,英人即着着争先西藏日报在线阅读,我国自事本落后,亦已反容为主,安能制胜以驭人

清政府不但开始重视铁路、电线的建设,还重视西藏的商业发展1910年10月6号要闻栏登载了“农部始知提倡藏商”,其中谈到政府功谕内地商民到西藏经商:“农工商部以西藏各埠商务渐繁,亟须劝谕内地商民赴藏营商惟因道路险远,非设法提倡难著成效拟由部奏请在川藏铁路未通以前,凡赴藏货品无论何处税关厘卡均减征十分之六,并由各处驻扎地方官军队随时保护,并行各省商会设法劝往云”

西藏久为莫所属目,商埠一节实为当今万不可缓之图然非建设行省,特简重臣就近控制,则鞭长莫及即事事责之四川总督,亦属无济至于责之边务大臣,西藏钦差,则凡事你给于人,亦不能告厥成功故政府近日酬议此事,皆以建设行省为西藏日报社第一要义然练兵、设官、兴学、开垦等事在需款,拟俟赵次帅到京,即与之从长计议,俾到任后即审度机宜布置一切,即迳提川省盐局款项,以为该处建设基础,亦未始不可云

1904年7月26日(光绪三十年)藏历六月十三日,达赖喇嘛在布达拉宫日光殿召见噶厦主要僧俗官员,他对噶丹赤巴洛桑坚赞说:“现在英军即将到拉萨,它将对我政教大业带来什么后果我心中实无把握如今,我已决定离藏,先去蒙古,再赴北京陛见皇太后和光绪皇帝我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想尽各种办法,保护佛法和政教宏业,在这一时期内,我决定把有关政教事务托付给您掌管,唯有大活佛您最为称职当西藏政教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您要当机立断,担负起摄政王之重任”[10]达赖出走后的l904年9月7日(清光绪二十年西藏日报数字平台七月二十八日),英国侵略军在布达拉宫周围设防,密布军队,并用大炮对准布达拉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藏代理摄政噶丹赤巴在侵略军准备好了的条约上,盖了达赖喇嘛之印,其余噶伦、三大寺代表及僧俗大众代表分别被迫签字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所谓《拉萨条约》(又名《英藏条约》)该条约是英国军队胁迫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城下之盟,是英帝国主义发动武装侵略中国西藏的产物《拉萨条约》传到中国内地,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中国的舆论—致指责清朝政府对英国侵略西藏“无对付之策,坐视西藏之亡,低首下心,伈伈伣伣”[11];要求清朝政府“宜于此时择一至贵大臣而予以全权之号,使之径至西藏或赴伦敦,先与英人辩明英藏草约不可以为典要,而后与之徐图西藏日报2015招聘挽救之”[12]《时报》于1904年10月3日发表一篇题为《英藏新约斠注》的文章,详细剖析了《拉萨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由于当时书籍和报刊的宣传作用,一些知识分子从各种渠道了解到关于西藏的情况他们怀着焦灼的心情关注西藏的前途,并撰写文章阐述自己的看法,为当局提供参考1908年4月16日登载了天僇生撰写的《西藏大事通论》其中写到:

清政府首先考虑的是行政区域的改革,明确西藏的地位,便于管理1907年6月5日紧要新闻栏登载“政府拟建设行省于西藏”:

在清王朝逐渐加强西藏管理的同时,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开始了,在侵略中国内地的同时,英俄等帝国也开始以各种方式觊觎中国的西南边疆——西藏,他们或以考察为名、或以游历为借口,英国干脆用武力来征服西藏人民和西藏日报广告价格全国人民一起对列强的侵略行为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造成了国势的衰颓,在内忧外围的情况下无法对列强的侵略行径予以有力的打击,但清政府并没有放弃国家的主权,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是据理力争,为保护国家的主权完整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关于英、俄等国家与中国西藏的关系,国外出版了很多与之有关的著作然而,这些著作的作者大都站在维护资产阶级殖民主义的立场上,以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其它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强盗逻辑,歪曲事实真相,制造了一系列谬论如中国对西藏地方只有“宗主权”,而无主权;西藏是中英两国的“缓冲地”;鼓吹、煽动西藏独立等等这些论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混淆视听,为害甚巨西藏日报藏语而国内近数十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论著,因时代的限制,许多档案资料未曾公布或不易获得故论述过程中政治义愤与声讨往往多于对第一手资料的掌握与分析,对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揭露,其结果是缺乏一定的说服力由于报刊散存于各地图书馆或民间,报刊上的重要资料更是被众多的史学专著所忽略,一般的读者就更不了解当时的新闻界是如何关注和报道西藏的《神州日报》自创办以来就非常关注西藏,及时报道与西藏有关的重大政治事件

达赖第一次出进是因英军的入侵,而此次出逃的地点却是英属印度很显然,此时达赖是想借助英国的势力来与清政府对抗英国、俄国都想染指西藏事务,达赖想通过英、俄两国迫使清政府满足他的政治愿望1910年3月22号西报译要栏刊登了“英、俄对西藏日报藏文数字于达赖之真相”:

1910年3月15号要闻栏刊载“关于西藏之消息”:

1909年12月19日,达赖返回拉萨后,西藏的局势更加恶化1910年2月川浑入藏,导致达赖第二次出逃《神州日报》对达赖的出逃印度同样予以关注

此报道说明达赖确实把对抗清政府的希望寄托在英、俄两国的干涉上,只是英、俄两国都从本国的利益出发,对达赖的请求不可能做出实质性的帮助而已

《神州日报》不但关注国内关于西藏的情况,对国外关于西藏的信息也及时予以报道

川藏铁路关系至为紧要,兹奉部饬,尅日开办赵制军即遴派游美路矿毕业生张振亚、王濬川氏并测绘课页四名,偕同某太守一路踏勘(由成都讬拉萨),自秋七月至冬十二月,现已测量完竣,回省销差据报告云:路线计共一千九百余英里,工程平均计算约在三万西藏日报广告价格两以外云

所论两点与现实相符根据各种记载我们知道,西方各国(包括日本)或以传教、或以科学考察、或以学习宗教为借口,对西藏进行各种考察当时中国的报刊所引用的关于西藏问题的材料,很多出自外国人之手例如:1908年11月23号《时报》译丛栏登载了日本成因安辉的《英藏交涉沿革小史》,译者认为:“是篇为日本成因安辉氏所著,氏曾亲游西藏,于藏地情形知之甚悉,今欲研究英藏交涉沿革,舍此几无善本,爱为略加增削,译而出之,以供留心国事者参考之一助云”中华民国二年十二月十七日《时报》要闻栏登载了“日僧之西藏谈”,其中谈到日本僧人到西藏考察的情况可见作者所提的两条建议是有建设性意义的1910年2月26号社论栏刊登了有澜撰写的文章《论经营蒙藏当急修铁路西藏日报社地址》,其中谈到:“治病必先舒其血脉,治国必先求其交通,此东西古今不易之理也俄国欲逞其志于极东,必先筑横断西伯利亚之铁路;英国欲殖民于非洲,必先筑纵贯亚非利加之铁路”文章分四个方面论述了修建铁路的意义:(一)经济上之利益(二)军事上之利益(三)教育上之利益(四)行政上之利益

伦敦电云:据圣彼德堡来电称,俄国各报纸咸谓达赖喇嘛曾请俄国相助,以冀复其旧有管理西藏之权,俄政府已婉辞答复英、俄两国虽因此事向北京政府抗议,惟于达赖喇嘛一面并无实在袒护之见

一、报道重大政治事件

英电云:达赖喇嘛已行入印度,驻锡噶尔噶达,往访印度总督以表敬忱是日达赖搭坐政厅所派之马车,前驱后卫皆由边喀尔骑兵任之,仪仗整齐,即赴督府谒见明德卿,并将绢西藏日报藏语制颈巾赠呈嗣后亦壮仪仗赴达赖公馆答礼谢步

调查报刊中关于西藏的报道,不但可以为新闻史研究提供材料,也是史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资料周伟洲先生主编的《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1]一书所用资料主要有档案资料、回忆录,其中也提到了几种报刊杂志,如:《东方杂志》、《时报》、《新东方》、《泰晤士报》等,所用报刊上的资料不多成崇德、张世明的《清代西藏开发研究》[2]引用了三种报刊上的资料: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三月十八日《国闻报》,第4年第1号的《教育杂志》,第24期的《新民丛报》王远大先生著的《近代俄国与中国西藏》[3],黄玉生、车怀明、祝启源、顾祖成、沈开运、汪孝若等人编著的《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4]所用报刊资料也较少吕昭义西藏日报社社长的《英属印度对中国西南边疆政策综述》[5]对1774年博格尔出使札什伦布至辛亥革命期间英属印度对中国西南边疆的政策作了粗略的剖析,并揭示了这一政策的实质及其后果其中转引了1910年2月28日英国《晨报》(morning post)的资料胡岩的《近代“西藏独立”的由来及其实质》[6]引用了1998年9月15日《参考消息》和1998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上的资料房建昌的《日本侵藏秘史——日本有关西藏的秘密报告和游记》[7]和罗布的《清末西藏新政失败原因探》[8]等文没有引用报刊资料通过简单的学术回顾我们发现:研究近代西藏的专著和论文较少运用晚清报刊上的资料其原因可能是研究者忽略了传媒资料对史学研究的重要性,更重要的原因是报刊资料散存于各地图书馆,其中的资料西藏日报印刷厂很难挖掘和利用专著和论文较少运用报刊资料,而从传媒的角度来研究近代西藏的专著和论文,就笔者所见,目前也尚未发现

《神州日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办的第一份日报,1907年4月2日(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二十日)创刊创刊的头三天日出对开四大张,第四天起改为日出对开三大张创办人于右任,发起人有杨毓麟(笃生)、汪彭年、邵力子、张俊卿、王无生、汪允宗等,多数是中国公学的师生于右任担任社长社址在上海四马路该报内容新闻文字和广告各占一半篇幅,其栏目有:官门抄、专电、紧要新闻、社论、通信、专件、各省新闻、短评、小说、特别调查及诗词小品、杂俎等栏目

首先是计划修建铁路1910年正月27号登于直省通信栏的“堪定川藏路线之报告”谈到了修建川藏铁路的问题西藏日报电子报刊:

除了介绍政府的筹藏方略外,《神州日报》还报道民间对西藏问题的关注

英军的入侵、俄国的诱感、清政府的软弱无能,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达赖开始了他的第一次逃亡此次逃亡实际上是达赖在寻找真正的支持者,因此,其行为就变得非常复杂对达赖行为的复杂性,《神州日报》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报道

晚清的很多报纸如《申报》、《时报》、《东方杂志》、《天铎报》等都十分关注西藏,及时跟踪报道西藏,有的刊物还以图画的形式介绍西藏[9],而《神州日报》在报道西藏方面颇具特色,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我查阅了1907年—1911年间的《神州日报》,做了关于西藏报道的目录,共一百六十七条(见表一),其中遗漏在所难免,对如此丰富的材料进行整理,既有政治价值又有西藏日报在线阅读学术意义

《神州日报》的编者及时报道来自外国的消息,并对那些干涉我国主权的言论及其践踏我国主权的行为予以有力的抨击

本文的撰写旨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神州日报》在报道西藏时的舆论导向?所涉及的内容对后人的启示是什么?从而批驳些违背历史事实的各种理论并希冀以此个案研究为突破口,思考现实的西藏、新闻中的西藏、史学著作中的西藏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及其如何利用报刊资料的问题

此则报道已说明,清政府已开始重视西藏存在政治权利归属不明的现象,力图改进政教不分的情况

除了设计政治改革外,当时的清政府也开始重视西藏的经济建设

1908年7月6日—7月9日要闻栏登载了“达赖喇嘛至五台山纪事”,报道了达赖到五台山的时间、在当地引起的反响、西藏日报在线阅读信教民众的膜拜等1908年7月9日,要闻栏又登载了“达赖谕文”、“达赖下诸堪布谕”、“五台县移堪布文”、“五台县之告示”达赖到晋后,地方官的准备和迎接以及达赖及其随从的各种活动,《神州日报》都进行了跟踪报道除了报道达赖的觐见过程外,还报了达赖在京的活动1908年10月30号要闻栏刊登了“达赖与俄使久谈”:“达赖喇嘛赴各国公使馆,答拜各国公使,由理藩部寿侍郎、外务部张丞堂伴同前往到各使署后,寒暄数语即行辞别,惟在俄使署,坐谈最久因达赖通俄语,与俄公使相谈无须通译,故言谈较为亲密也”可以看出达赖在京觐见期间仍与俄国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神州日报》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达赖在处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关系时,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即不想与清政府西藏日报广告代理决裂但又不能与其建立起充分信任的良好关系,面对英、俄等国的诱惑和清政府推行新政对其地位的威胁,达赖的政治态度开始发生了变化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达赖第二次出走,为何去了印度

(甲)调查成案:中国抚有藏地越二百余年,其间用兵之方略,控驭之良谋,宗教之关系,官制之更革,以及交涉之成案,地理之形胜,在可为前车之鉴后世之师而官中纂既无辑,私家尤文考求,使当事者恍惚迷茫,无所印证,措治之策因以多歧今既大议整理,必须先将历年往迹,无论官私记载,速行调查以备参考(乙)实察现情:藏地情形,冲国人知之者不及万一论藏事者,亦皆依稀恍惚,有如海容谈瀛披外人之涉藏地者,凿险缒幽,无微不至,中国人乃反从其记载略知一二,亦足恧矣今既大2015年西藏日报议整理,非先行实地调查,则情形必不明了盲人瞎马,陨越堪虞故宜多派坚苦耐劳之人,分往藏中各地,各按所专长之事(即财政、军事等类),详细考覈,以为办事之资料非此,则凭空结撰,万端皆无当也

《神州日报》在专电、紧要新闻、要闻、直省新闻、馆外电报、直省通信、西报译要等栏目中报道了关于西藏的各类事件

1901年清政府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全国推行“新政”,此时正是英、俄等国加紧侵略西藏的时候清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的完整和统一,对付英、俄的侵略,已充分认识到西藏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性

三、反映民间对西藏问题的关注

建设行省,使西藏行政进入统一的国家管理之中,这是解决西藏问题的关键,对此清政府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并对建设行省所需的款西藏日报网项做了安排1910年6月21日要闻栏刊载“川藏划分三行省消息”,其中谈到了西藏建设行省的问题:“内廷最近消息,军机大臣日前会议川藏政事确闻某大军机力主将四川西藏划为三行省,已饬政务处检查光绪三十年草议划分四川为两行省之议案,以备核议”在政治改革中除了设行省外,还涉及了西藏的政教分离问题1910年6月21号要闻栏刊登了“西藏政教分离之预备”:

除了设计修建铁路外还准备架设电线1908年11月19号要闻栏刊登“议增设新阿川藏电线”:

二、介绍政府的治藏方略

四、关注国外关于西藏的信息

1908年6月27日要闻栏刊载了“美使与达赖之亲密”:“《字林西报》北京访函云:达赖喇嘛近仍托病在五台山静养,驻京美使柔克义于月之十五日乘京汉火车出京,复改乘正太火车赴五台山谒见喇西藏日报数字版嘛柔君熟悉藏务,此次往谒,据谓并无政治问题,不过欲于藏事有所研究耳中政府已准拨银五万两修葺喇嘛庙,以为十月间喇嘛入京税驾之所喇嘛虽有在京过冬之说,然据中国官场云:中政府拟俟其抵京,使速回拉萨盖驻藏大臣若无达赖喇嘛协助不能实行新政故也按:美使柔克义君之亲赴五台山谒见达赖喇嘛,其用意至为深远,谓与政治问题无关系,记者盖不能无疑焉”

1910年3月15号社论栏刊登了段世垣译的《日纸论西藏问题》:“阳历三月二号,东京《朝日新闻》社说《论最近西藏问题》曰:达赖喇嘛出奔,世人大为之惊骇嗣复睹清廷废达赖喇嘛为庶人之上谕,世人益为之惊骇据前日上海来电,知有增派姜桂题将军部下军队赴藏消息,清廷之激怒可以见其端矣此事不但关于西藏西藏日报电子报即在清国亦为近年来一大事件,事之所以至于此者,其根本原因由于清廷欲夺西藏行政权于达赖喇嘛之手,以巩固自国之支配权也”译者曰:“……盖西藏之主权,决非达赖所有,而达赖之立又为我国所委任,于事实困彰彰也今我欲缩小其权限或收回其拉利,原属我国之自由处置,乃国法上正当行为,何得谓之夺夺之云者非己所有而强取之,谓如日之于韩是也”接着日本报纸分析了达赖之所以投靠俄国是因为清王朝不能保护西藏,并认为1907年的英、俄协约使得清王朝有了进一步对西藏行使主权的机会译者曰:“该报所述,谓我国西藏主权俨若为英俄协约所设定者,此逞意之谈,不中事理者也西藏入我国版图已近三百年,既非新得之领土,则无英、俄协约以前,我国主权固俨然西藏日报招聘存在,将来英、俄协约期效经过之后,我国主权仍依然无变更藏与英、俄逼处,一有事变,其责仍在我国,故我国为维持中、英、俄三国间平和,计改良治藏之策固不可缓……”接着日本报纸又分析到:清朝派兵可能导致宗教战争、英俄干涉译者也都一一进行了批驳

《神州日报》除了报道关于西藏的重大政治事件外还及时介绍政府的治藏方略

政府前议由新疆至阿尔泰山及由四川至拉萨之电线本由陈尚书发起,嗣以需款过巨,且彼时电报商股尚未收齐,故此议暂时搁起近因改革藏政,此后必期消息灵通,事机神速,由川至藏之电线势须赶速兴办而西北边境地邻强俄,交涉日棘,遇事转电迟漫,颇多贻误,似与藏线同一紧要,亦难再缓陈尚书近赴军机处复申前议,各军机均表同西藏日报社社长情,当经决定明春即行开办由邮部选派二线监督同时并举,一由四川打箭炉经里塘巴塘直抵西藏拉萨,一由新疆迪化绥来县西北起至阿尔泰山十六站,两线延长约六七千里一切人工材料及设立各处电局统计需银一百数十万两,拟定一半归邮部筹拨,随后再由电报余利项下提朴,一半由度支部拨发并拟电知川仔新抚暨各驻防大臣派员详查沿途有无桿木,倘能就地来办则可免远道轮运之费益一关西藏交通,一关蒙边枢纽,无论财政如何支绌,决难再任延缓云

文章还揭露了英国吞并西藏的野心和清政府官员有泰的无能和颟顸1908年4月23日刊载了寒夫写的《整顿西藏条议》其中谈到:

时值清末,政府对西藏的筹划已不是个别问题的解决而是计划全面地改革西藏、建设西藏只是当时的清王朝西藏日报数字报内外交困,其实力已无法顺利实现其筹建西藏的构想下面的几则报道可以较全面地反映清王朝的建藏计划1907年7月3日紧要新闻栏刊载“整治川藏方略”:“闻前任川都锡清帅,曾与现护川督赵季帅联名电奏整治川藏方法及筹备款项之法,其条款大略如左:(一)训练新兵一镇,分驻川藏要隘(二)巴塘各土司地方矿山甚富,应即实行开采(三)开筑道路以便交通而兴商业(四)在巴塘设立学堂(五)巴塘建设城垣,废去土司,改置地方官(六)开垦巴塘四周约三千里之荒地以上预算需开办费二百万两,岁支约三百万两,其岁费拟防甘肃、新疆之例,每年由各省分别协济闻政府现已议定,由度支部支出开办费一百万两,其余则由重庆、镇江、汉口三处税关支出,以济要需”1908年7月29日要闻栏刊载的“改革西藏之西藏日报数字平台办法”介绍了政府准备从十五个方面对西藏进行全面的改革1910年7月18号要闻栏登载“理藩部筹议保藏六条”:“理藩部近日筹议西藏各要政屏常注重现据某谘议官拟定大纲六条:(一)请颁礼教法规(二)重定传教约章(三)拉萨各矿应准藏民协力开采(四)扩充唐古特学校兼习汉文(五)印藏边界妥订设防章程(六)请驻荷陆大臣宣布印藏界址于保和会,其余练兵、兴学、办垦诸新政暨路矿各财政均照政府前议,拟不聘用外人以保主权,而免交涉闻此条陈颇为寿尚书所嘉许,拟会交政务处先行妥议就绪,再为禀请实行”

接着分析了英国对西藏的经营和清政府管理西藏的被动和无能:

1908年6月10日,要闻栏登载了《整顿西藏要闻》:“伦敦《泰晤士报》北京访事电称:本年西藏两喇嘛皆将来谒帝都,其事深可令西藏日报数字报人注意”接着介绍了达赖在五台山的情况和世界各国对达赖的态度最后谈到:“可知中国政府拟将西藏行政权复加组织,以固藩属观于近来关于藏事两次上输以西藏为中国边睡,故特举赵尔丰为藏务大臣,又简其兄赵尔巽为四川总督盖欲二人与彼同谋改良军务、振兴实业、推广教育,俾使西藏政务可以振兴此次所派藏员允其久任,所用款饷及官员等由川省接济川省素称富区,赵于理财素著盛名,且以鲠直名于世,以故简以此任政府并欲改西藏为行省,以遵一千八百八十二年西十一月五号上谕,以行省之例管理藩属也”

通过对以上三篇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知识分子十分关心西藏形势,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文章以供当局借鉴

摘 要:随着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西藏日报藏文传教,近代报纸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清王朝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政府的腐败必然导致强敌对主权的践踏或领土的侵占在清王朝的衰败过程中,西藏也成了英、俄等国家觊觎的对象晚清众多的报刊对与西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报道,而这些报刊中《神州日报》及时报道关于西藏的重大政治事件、全面介绍政府的筹藏方略及其民间对西藏问题的关注、转译外国报纸对西藏问题的介绍梳理研究这些报刊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舆论导向、批驳现实中分裂西藏的错误舆论及其行为

自革达赖之后,政府屡议藏事,政教分离一节已为枢廷多数人所主张惟当时以各国之干涉,迄未决定日来藏事稍平,枢廷迭次会议兹探得最近之确息,政府议定,乘此达赖喇嘛更迭之时西藏日报数字报刊机,取决政教分离主义以后凡关西藏一切教务,由新立之达赖专司其事,所有全藏之商务外交,在西藏未设省治以前,悉由驻藏大臣随时禀承政府,命令相机处置,达赖不得越权干涉


白癜风的饮食医疗问题和影响
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jj/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