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西藏加强与南亚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历史上,西藏与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与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西藏成为中国面向南亚的战略枢纽和开放门户,在国家与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为西藏进一步扩大开放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西藏交通、能源、通讯的互联互通和贸易、金融、物流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新时期西藏加强与南亚经济文化交流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南亚大通道的现实需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各省区市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结合本地区优势,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举措。西藏与南亚接壤,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着天然的优势:
首先,西藏与南亚地理接近。
其次,西藏与南亚地区有着悠久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西藏成为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并明确提出要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
二、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区域合作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取得了发展,特别是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西藏地处我国西部内陆,尽管国家给予众多优惠政策,倡导并建立了诸如跨喜马拉雅区域合作、孟中缅印等区域合作平台,但囿于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利条件,众多区域合作机制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西部内陆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西藏而言,尽管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以及本土大中型企业实力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来说优势还不是很明显,但依靠地缘等方面的优势,只要西藏能立足地区实际充分发挥优势,找好西藏在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中的定位,就能发挥西藏在产业转移、承接投资、国际合作平台等方面的优势。
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西藏外向型经济的可靠路径
进入新世纪以来,西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从产业结构来看,西藏产业结构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特别是按照主流的产业结构理论的分析来看,第三产业超过50%能维持经济高速、有质量地发展。但结合西藏经济现实情况来看,旅游业占比过高、其他产业发展不足成为制约西藏经济结构发展和转型的一个突出问题。
而加强西藏与南亚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面向南亚的外向型经济,是西藏将来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路径。
四、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西藏发展稳定大局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西藏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比内地省区市来讲,西藏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特别是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虽然有了飞速的提升,但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仍然维持在1.2‰-1.5‰的区间,经济发展的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而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不仅有助于发挥阿里、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的区位比较优势,带动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发挥西藏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带动一批本土产业走出去,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推动西藏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西藏区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保持西藏发展稳定大局。
西藏进一步加强与南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能有效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更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西藏与南亚国家的区域合作,同时对西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西藏外向型经济也有很大促进作用。新时期,需要我们以勇于担当负责的精神、积极主动的作为、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切实推动西藏与南亚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作者单位:拉萨市委党校)
本文为摘编,全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cangribao.com/xzrbjj/23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