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与临淄于道泉的经典传奇

仓央嘉措代表作《问佛》

仓央嘉措:

第六世达赖喇嘛,17世纪(康熙年间)藏族著名的民歌诗人,藏族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于道泉:

临淄齐都镇葛家庄人,

陈云夫人于若木的兄长,

20世纪著名的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

年,于道泉第一次将仓央嘉措诗歌翻译成汉语。从此,“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等名篇传遍了世界。也因此有了电影《非诚勿扰》的这段诗。

电影《非诚勿扰》片段——《见或不见》

仓央嘉措的填词歌曲

仓央嘉措与临淄于道泉

仓央嘉措是藏族的一个传奇人物。命运短暂,却跌宕起伏:

14岁命运骤变,从农奴加冕为达赖喇嘛;

22岁再次骤变,达赖喇嘛尊号被废;

23岁命运终结,在押解途中去世。

仓央嘉措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雪域高原的仓央嘉措与临淄于道泉有着一段特殊的缘分。早在年,于道泉翻译的《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在北京出版,于道泉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这也是仓央嘉措的诗歌第一次被翻译到内地,从此仓央嘉措走出高原,走向世界。

于道泉先生自学梵语可跟泰戈尔对话,英语水平远超徐志摩、林徽因等当时的文学大腕,最早把许地山作品翻译成世界语,是文学研究会成员,老党员,他还是陈云夫人于若木的大哥。这是百度关于于道泉的简介:

于道泉

于道泉(~)。字伯源,山东省临淄区齐都镇葛家庄人,是著名教育家于明信先生的长子。蜚声海内外的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年入齐鲁大学,主攻数学、社会学和欧美史。后到国立北平大学,任梵文教授钢和泰男爵的课堂翻译,并从其学习梵文、藏文、蒙文。据《民族学院院报·语言奇才于道泉》说他:“掌握了十三种语言,有藏、蒙、满、英、法、德、日、俄、西班牙、土耳其、世界语等”。主要成就:首次将仓央嘉措诗歌译成汉文、英文,编著《藏汉对照拉萨口语词典》。代表作品:《藏汉对照拉萨口语词典》,《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

年入齐鲁大学,主攻数学、社会学和欧美史。后到国立北平大学,任梵文教授钢和泰男爵的课堂翻译,并从其学习梵文、藏文、蒙文。年入历史语言研究所。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现代东方语言学院学习土耳其语、藏文文法、蒙文文法和民俗学。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讲授汉语、藏语和蒙语。将多首藏族民歌译成德文。

新中国成立后,由胡乔木亲自点名安排,筹办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对藏广播,促进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并与费孝通、季羡林一起,举办了数期藏语学习法,为中央培训了一大批援藏干部和专门人才。后任北京大学文学院藏文教授,后随专业一起并入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从事藏学人才的培养。著有《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藏文以外的文字介绍藏族文学的专著,受到当时国际藏学界的广泛







































治疗白癜风有那些偏方
北京中科白瘕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jj/20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