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取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法引规矩方圆律世间万象。”践行“三严三实”,推进作风建设,必须重在强化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是对党开展作风建设过程中理论的科学总结,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言行举止的一把尺子,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标杆。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我们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住从严执纪这个关键,切实保障“三严三实”要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规,凝聚起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能量。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规矩,是规范社会运行的行动指南和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运行、做人做事必须要有准绳、讲规矩。政治规矩和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始终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并将其作为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我们党才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才能够不断得到稳固。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转变干部作风,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首先要提高干部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定力。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运用各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从“灵魂深处闹革命”,在思想上除尘、醒神、补钙;各级党组织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反复讲、经常讲、坚决执行,通过专题教育,切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底线意识,自觉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使政治规矩和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遵守的“红绿灯”、不能逾越的“高压线”。
教育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教育。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坚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作风建设是一项持久战,有他律,更要有自律;有制度导向,更要有价值指向。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找问题抓起,抓住问题不放,有什么漏洞堵什么漏洞,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要列出问题清单,突出重点、针对时弊,一项一项整改,进行专项整治,严格正风肃纪,推动“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将“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规,要把制度建设常态化。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一旦放松,容易反弹,制度则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制度建设是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根本保障。常态化、长效化意味着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持久战,要充分认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树立长期抓、抓长期,经常抓、抓经常的思想,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制度,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坚持务实管用建制度、立规矩,不断把制度笼子织密织牢。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既要针对“不严不实”问题建制度、立规矩,更要强化刚性执行,使制度真正发挥约束作用。要坚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全面加强党内监督,把制度落到实处、让监督如影随形,防止权力滥用,敦促领导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形成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并重的长效机制,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从严立规执纪,维护制度刚性,关键在领导干部。必须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起。唯有如此,才能切实保障“三严三实”的要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规,提升作风建设的新境界,凝聚改革发展稳定的正能量。
短菌龄高产香菇品种庆科212短菌龄高产香菇品种庆科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