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斯传媒?人物
Figures◆Bars
前面的话古往今来,在千里河西大地,从来不乏为情怀而坚守,为梦想而奉献的能人志士。今天我们想要做的,就是追寻那些知名或不知名、成功或者不成功,但一直默默耕耘在人文沃野中俊才们的脚步,去走近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感知,让人们多维度认识他们,并聆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巴尔斯文化传媒
本期人物?高尔戈
站在越高的地方,越是免不了孤独,也很容易成为众人赞美或者诟言的焦点,这个时候就越需要守住自己。
——高尔戈
人物简历高尔戈,年生于高台,祖籍陕西韩城,年入伍,年底退伍后进入张掖地区交警支队工作,历任办事员、民警、路查大队大队长,年离职创业。先后创办泰真地产、泰真物业(市场)、泰真餐饮娱乐、泰真文化、河西文化(民俗博览园),现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四合院、热炕头,54岁的老高已经有了一种浓厚的布衣心态
开篇接触清茶淡饭,心如明镜冬日的阳光透过木质窗棂斜射在新修四合院的上房里,光影斑驳,屋内更显得凝重而古朴。随性的衣着、精短的板寸,一身素相,让人难觅特征,唯有那双不经意会露出亮光的眼睛,会让你觉得眼前的这个已知天命的人应该是有一些不凡经历。
老高满脸自信的沏上一杯新泡的普洱,开始侃侃而谈……言语和缓而淡然,时而如一涧清泉,潺潺而过、清澈见底,时而似一渊深潭,树影婆娑,就是不露出一丝波汶。
◆◆◆
成长家庭“一个倔强老汉,倔了一辈子,凡事不低头……”父亲高勇◆母亲赵亚珍
“一个倔老汉,倔了一辈子,凡事不低头,也不喜欢求人……”
老高喝咂了口热茶,开始这样回忆已经去世26年的父亲。
“比方说小时候,他要求我们每天早上6点钟必须起床,除有病痛外,没有商量的余地……还比如说,我们家一直都有最齐全的五金工具,所以日常生活中从不会借用邻居的东西,但邻居来借一件两件,父母又从不拒绝……”
聊起自己的父母,老高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眉宇间除了自豪,还有些无尽的思念,但那种自豪倒是让听话者因为自身与其孝道对比而不太自在。
老高坦言:倔强、忠诚、坚守和认真,正是他从父母那儿继承下来的精神DNA。先当兵、再做警察,与父亲相仿的人生经历,应该也是让父辈的性情和人格在老高身上更显深刻的最重要因素,虽然这些性格也让他吃亏不少。
从军的经历,让老高(右1)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淬炼
老高祖籍陕西韩城,父亲高勇十来岁就在延安投奔了队伍,年自当时的“第一警察干部学校”毕业,进入公安部工作,当年受公安部委派,先后在中央西北局公安部、甘肃省公安厅工作,后来父亲携母亲赵亚珍随项目建设来到张掖,最后因中苏关系破裂、项目下马而在高台扎根。
站在民俗馆的“公安陈列室”里,老高捧着父亲当年戴过的帽子,表情忽然显得庄重。的确,在这个祖孙三代出了6名警察的大家庭里,老高有理由为自己当初的职业而自豪。
如果说幸福的家庭都一样,那么像老高这样的家庭又会有着怎样特殊之处、以至于他年过半百仍对家庭的传承和教育耿耿在怀呢?
“年父亲病重住院,听说正使用病毒球蛋白给自己治病后,他坚决要求停药,说药太贵了,不想给国家造成负担……这些话当时我们做儿女的根本无法理解,就觉得什么年代了,他居然还有这样的想法,但最后就是扭不过。弥留之际,他还反复交待,死后不烧纸、不修墓,只开简单的追悼会,火化后骨灰要洒入养育自己30多年的黑河……年母亲80大寿,老太太咛嘱儿女们,不铺张、不宴请,以自己的积蓄向自己长期供职的高台县劳动街小学捐赠了7尊名人雕像。年母亲去逝前,她的丧葬遗愿也是和父亲一样的……”
从警的经历,让老高完成了人生第二次淬炼
“这些年来,我经历过无数挫折和困难,还有着很多迥异于他人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其实没有父母的耳濡目染和以谆谆教诲,我也不可能坚持下来”
说下这番话的时候,54岁的老高眉目低垂,眼眶竟有些湿润。
◆◆◆
学习感悟“没有自豪的学历,但我有一颗自豪的心”“说来说去,我就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没有学历,也算不上有多少知识,要说能在文化传承上下这么些功夫,不断的学习和感悟,应该也算是必要条件。”
年,老高认识了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郑铁林。老高说,正是和这位老先生的结识,让长年在商海折腾的他,对“苦与乐、舍与得”的认识有了方向性的转变。
郑铁林,又名铁魔居士(—),祖籍辽宁,在摄影、书法、佛法方面造诣精深。从沈阳的《东北日报》到北京的《工人日报》,再到拉萨的《西藏日报》,最后落地于兰州的《甘肃日报》。81年的生命中颠沛流离,尝尽人生苦难。特别在文革时期,这位在新闻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年青俊才因政治路线问题做过牢、放过羊,最后还被批发到武威照相馆打过杂、在饭馆洗过猪头,并做为“资产阶级教唆犯”被反复批斗。
“郑老师曾说过:一个人离真理越近,就对错误就越敏感;一个人越有智慧,就越痛恨愚昧;一个人越善良,就越是反对邪恶,反之亦然,这些都是由一个人的心态和立足点所决定的。”
“常人很难理解郑老师的那种心态:不计较过去的不幸,还常常以此为乐。可是你一旦跟随他走进自己的内心,去慢慢感悟那些道理,你会觉得,天地其实是宽广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内心太狭窄了。”
晚年的郑铁林从不去回忆过去,都是怎么高兴怎么来
郑铁林为泰真公司题写——泰真收藏
讲到恩师,老高言语中一直都有感激的味道,但坐在对面的我,更想把那些话理解为是他对自己一次次的反思和批判。年,在河西民俗博物馆初建完成后,他专门辟墙一面,挂上老师的肖像和作品,以示缅怀。
“文化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传承下来的、根植在大家内心的意识,而文化的价值不但可以让大家了解过去的我们,还可以让大家知道怎样去做好今后的我们。就像郑老师常说的那样: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知道自己……”
在老师去逝后的一段日子里,老高会经常走进这个房间,看肖像、品作品。此情此景,一个老男人还是会迸发出对恩师无尽的思念。
访谈中,老高有些谦虚的说,自己只是做了些跟文化搭边结缘的事,他虽然缺少更专业的文化修养,但有自信和能力搭建一个平台,让专业的人在这个舞台上施展才华。
其实拥有朴实和淡定外相的老高很善于转移话题。在我们的访谈中,他会轻易避开一些严肃的提问而让对面的人浑然不觉。但也许正是这样“滑润”的智慧,才能让他更方便的站在主动的位置去更顺利的实现自己的文化情怀。
新建的堂屋,老旧的家具,老高经常会沉浸在这样一个与现代和时尚不入格的氛围中,独自泡一壶茶,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
情怀梦想“这些东西不姓高,它姓张,张掖的张……”即便没有很专业、很系统的收藏知识,但这些劣势丝毫也不能阻挡老高对它们的挚爱。
“不用等到身后,过两年我就会把自己的近万件藏品都捐出去,让专业的人去做研究、让后人们去传承……”
老高说,就像有的人天生喜欢喝酒、有的人天生爱唱歌一样。还在做警察的时候,他就对“老物件”很感兴趣,工作之余他经常会把为数不多的工资用到对它们的收藏上。自年离职创业后,经济条件慢慢好转,他便在收藏方面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上到青铜玉器,下到牛车轱辘,但凡感觉入眼的,都会尽量收下来。老高说,这一时期,正是他与文化结缘的开始。
泰真老堂屋——这是老高在城区“收藏”的一处民俗建筑
如今,有些东西已经用在了像“泰真肥牛”这样的餐饮酒店,让食客混合着食材慢慢品味,还有一些东西则被放在了刚刚建成的“河西民俗博物馆”中,供游客天天参观,而更多的东西还再等待新的归宿。而正是这些“老物件”,却在不经意间成了他日后去做河西民俗文化博物馆的重要支点。
“我把公司近一半的利润都拿去搞了收藏,而且主要专注于能反映河西地区历史文化的东西。这些老物件上承载了很多历史和文化符号,只有让更多人去了解和研究,才会体现出它们本来的价值……所以那些东西不姓高,它姓张,张掖的张……”
自年下半年,民俗馆招用很多帅哥靓妹,带来新生力量的同时,也让这个满是“老味道”的地方充满活力。老高说,混在这些屌丝中间,他更年轻了。
年入驻临泽“丹霞七彩镇”时,老高只想着做成一件事——河西民俗博物馆。但一年后,因为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在民俗文化产业创业、创新路上的脚步已经无法停止。一个囊括民俗博物馆、支青点、高老庄、供销社、陶器馆的河西民俗博览园已经完成规划,并快速推进。
天气合适的时候,老高会像个老农一样坐在四合院的大门口,看看天地、想想孙子,这种看上去蛮逗趣的行为老高称之为休息。
“短则一年,长则两年,一定会让海内外旅客在张掖看到一个可以了解河西民俗和历史文化的新地标……”。
盘腿坐在暖炕上,老高畅谈自己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梦想,就像一个老农在憧憬着来年的春耕和秋收计划一样。
结束语
生命与历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对过去的反思,我们也无法获得飞翔的翅膀。人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轨迹。在数十年的历程中,快乐、兴奋、忧伤、彷徨、无助这样的情绪伴随着流淌的时间,让我们如落叶、似蒿草般一点点由新绿变得枯黄、直至被淹没在后代们的烟尘中。其实思辨的世界里,对与错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而生命的价值上也没有伟大与卑贱,唯有传承才可以让其价值延伸,让我们活在当下,还有路过的勇气和动力。
本期策划:石头
本期文案:石头
工作助理:田雷
老高语录◆有效是最高的效率,有序是最好的效果。
◆我的能力不是我懂得多少,而在于我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够得着的东西就要全力以赴,够不着的东西想也白想。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那家医院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jj/2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