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阿苗来源:中访网时间:年3月30日
《中访网》全媒体记者墨雅萧虹郭小星
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完成这次采访的。因为,他的军旅生涯如此催人奋发;他的诗画人生如此让人陶醉。
——题记
李文朝,男,山东梁山县人,汉族,年出生,年参政,后携笔从戎。中国人民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原主任,少将军衔,高级记者,兼职专业技术三级,大学文化,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中华诗词杂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网总编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解放军红叶诗社顾问,总政治部老干部学院副院长。曾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济南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政治委员。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和新闻宣传领导工作,参与主创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好新闻奖”、全国军事题材电视新闻、专题特等奖、一等奖等诸多奖项。著有古体诗词集《古枝新蕾》、《戎雅春秋》、《李文朝将军诗词选集》、《古韵新风--李文朝作品集》、《李文朝诗词诗论选》、《将军文化典藏—李文朝诗词选》,新闻专著《花果与根须》、《新闻行知录》和主编作品集《长城壮歌》、《军事报道》、《世界军事家的点子》等。有许多诗词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和《诗刊》、《中华诗词》等主要报纸和诗词刊物,并被收入多部全国性诗词作品集。《沁园春·四季画屏》、《五言古体诗·登泰山》等,被制作成电视诗词艺术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赢得广泛社会赞誉。诗词作品及手稿著作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李文朝将军
采访李文朝将军,是我们中访网年“专访百名书画将军”的重头工程,他列为第一位。
初冬的一天,北国飘着雪花,南国一片艳阳。我接到一个陌生又熟悉的“您是周草总监吗?我是李文朝,现在深圳。”有点突然的惊喜,我与中访网直属事业部的郭总马上开车前去赴约采访。
深圳,别称鹏城,广东省辖市,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岸,与香港一水之隔,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接壤。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深圳也是我曾经工作多年的地方,某些地方曾经留下过我青春的脚步。重游故地,为她的发展之快而感到骄傲。
中午12点正,我们准时赶到李将军下榻的酒店。当李将军站在我面前握着我的手时,我抬头仔细地端详了李将军,说真的,李将军今天虽然没有穿军装,可比平时更英武,更俊朗,全身上下都透彻着一股军人的豪爽大气,显得气宇轩昂。看上去一米七五的身高,短短的板刷寸头,精神抖擞;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刚毅而清爽的国字脸,慈祥和蔼,显得干练有余。一看就知道是个处事练达分明的将军。也许是被我看得有点不好意思吧,李将军急忙搭话:“周总,请喝茶。”转头招呼站在我后面的郭总:“随便坐,不要见外。”我沏了一杯竹叶青茶递给李将军,随着鲜嫩的茶叶在水杯中舒展,李将军的话匣子也逐步打开......
采访李文朝将军,我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进行的,李将军特别平易近人、慈祥和蔼,没有一点点架子,诠释了我紧张的压力,采访就变得轻松自如了。
墨雅:李将军,听说你在青年时期,就因文笔优秀而被家乡所在县破格吸收为地方干部的这段传奇经历,能否再给我们读者分享一下?
李将军:其实,我压根儿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将军。是阴差阳错的命运轨迹,把我甩入了将星之座。
我是山东省重点中学菏泽一中届应届毕业的文理双优的高材生。突如其来的“文革”打碎了我的指日可待的大学梦。我的初衷是报考北京大学物理系原子物理专业,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报效祖国。后来“大学梦”圆不了,却因文笔优秀,被家乡梁山县破格吸收为地方干部并入了党。梁山县委常委研究决定提升我为共青团梁山县委副书记,县委主要领导亲自给我谈了话。
墨雅记者采访李文朝将军时合影
墨雅:李将军,您善于运用古体诗词的艺术形式,热情讴歌火热的现实生活,并创作出了大量的歌颂伟大祖国、讴歌军旅生活的作品,您的诗意人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在您创作的这些大量优秀作品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哪些作品?
李将军:年11月,我接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正式通知“李文朝同志,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已于年11月7日批准您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特向您表示祝贺”。在我的作家登记表有关栏目中,还有两项有趣的内容:“何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年”;“何时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年”。这30年的历史时空,也恰恰折射出我诗意人生的曲折历程。
年,我在山东菏泽军分区宣传科当干事。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的安排,二十多岁的我,以“菏泽军分区政治部”的名义,主编出版了第一部反映菏泽地区民兵革命斗争故事的报告文学集《万丈长缨》。我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生动的表达力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很得当地老作家们的赏识。他们鼓励我说,你这样发展下去,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然而,命运又给我设了几道螺旋式曲线。由于在那个年代军营里的笔杆子很被看重,领导自然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我被拉到了部队中心工作的主航道上,写新闻报道、典型材料、工作总结、领导讲话等等,而且我的行政职务也由连、营、团、师、军逐级提升。只是我的文学创作却没有了时间和精力。
也许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的文学情结化整为零,诗词创作便在茶余饭后散步和乘车旅行途中,如滴滴泉水,渐渐汇成小溪。我的业余诗词创作的笔记本就自命为《滴水集》。后来,在朋友的鼓励帮助和文学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的诗词作品不断结集出版,并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可以说,我是当时中国作家协会多名会员中,为数不多的以传统诗词艺术成就跻身中国作家行列的人才之一。
《沁园春·四季画屏》和《五言古体诗·登泰山》可称得上当时我的两篇代表作。被制作成电视诗词艺术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当时的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著名将军诗人、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克玉上将等领导、专家、诗人看过光盘后连声说:“太美了!太美了!”著名将军诗人、副总参谋长张黎上将、著名将军作家田永清少将都说:“纵观中国自唐宋以来的千秋词史,以《沁园春》的艺术形式,酣畅淋漓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还真是前无古人。”著名诗评家张同吾先生评价说:“他的《沁园春·四季画屏》可视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宇宙图象,是人类向往的生命之歌。春之众草蓬茸,夏之万物蒸腾,秋之海碧江澄,冬之雪裹冰封,都显现出不同的色调,而又同样鲜活的生命形态,都涌动着生生不息的力量,真正体现了诗歌超越历史的暂时性而走向哲学的永恒。”“《五言古体诗·登泰山》堪称精湛的艺术长卷”。著名诗人峭岩在主编我的诗词选《戎雅春秋》的“主编语”里写道:“读李文朝将军的诗词,倍觉汉语之恢弘博大,又觉汉语语言之丰富。好似那些磨练几千年的词语专为其所设,有随手拈来之妙。无论咏古颂今,歌事赞物,都能入诗入境,可谓美不胜收。尤以长诗壮写泰山,且五古句式构成,洋洋洒洒句,抑扬顿挫,掷地有声,写容状貌,外查内导,把个泰山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真乃痛快。当我读到:‘华夏一巨柱/雄峙东天边/巍峨耸入云/拔地通九天/……登上天柱峰/脚踏极顶巅/伸手捧红日/举臂擎蓝天/极目望四海/一览小众山/黄河飘金带/云海托玉盘’的诗句时,阵阵激情席卷心头,诗句一气呵成,我一口气读完,我真为诗人的文采和深厚的古诗功底而骄傲!”当然,后来我又写了大量时代精神与诗词艺术相统一的诗词作品,影响比较大的有:被誉为当代反腐倡廉扛鼎力作的长篇古风《青莲曲》,和全景式反映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英雄史诗《血肉筑长城》。还有中央电视台十集系列片《诗词中国》压卷词《沁园春.诗魂中华》等。
墨雅:李将军,您作为文化界一道绚丽的风景,可谓集多重标签于一身,如:作家、诗人、专家、将军等。应该怎么给你定位呢?您自己有如何定义?
李将军:有作家、记者写的相关文字报道,你们查一下,随便摘录吧——
年3月23日,在赫然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鲜红大印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上,明确填写着如下字样:“李文朝同志:为了表彰你为发展我国新闻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决定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
这熠熠生辉的“新闻专家”头衔,来自于他对新闻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同行战友都说他“好尖的眼睛”,有“一眼看透的功夫”。年,他正在山东军区当新闻干事。当时全社会开展的真理标准讨论已告一段落,但政治上的热点问题和模糊认识仍在困扰着中国人的心。特别在一向以忠于党、忠于领袖著称的军人中间,感情与理智的天平,更难保持应有的平衡。在这种情势下,山东省军区举办了一期读书班,学习文件,讨论发言。他思路一闪,亮出鲜明而新颖的主标题《正本清源的有力武器,思想解放的必修课程——真理标准讨论这一课非补好不可》,三个小标题更是匠心独运:“不是把一池清水搅浑了,而是把一潭死水搞活了”,“不是对毛泽东思想砍旗改道,而是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正本清源”,“不是该关闸断流,而是要继续开闸放流”。如此明快地把当时许多人还混沌模糊的重大政治热点问题聚焦于此,《解放军报》在一版头条显著位置和足够的篇幅刊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任济南军区宣传部宣传处处长和宣传部副部长期间,他参与推出了许多重大典型,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他作为济南军区学习宣传徐洪刚小组的常务副组长和徐洪刚见义勇为先进群体事迹报告团团长,为“时代英雄”徐洪刚的宣传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调到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相继担任副主任兼新闻部主任、政治委员(主管新闻宣传)和中心主任(主管全面业务)期间,他的新闻宣传艺术也得到了成功展现。他在听取业务部门初步汇报的基础上,首创提出了《世纪初年走边关》的活动命题,概括提炼出“披世纪朝霞,走万里边关,领千般风情,颂不朽军魂”的活动主题,得到总政首长和机关的肯定,并提高推广为由总政治部组织发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解放军报》参加共同主办的大型新闻系列采访活动。被誉为“中国新闻史上的创举”和“中国电视史上的万里长征”。他还一改中国“隔代修史”的古训,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谨的艺术创造性,作为总编导,参与主创了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的文献纪录片《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开了中国电视“当面修史”的先河。该片在第九届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榜上有名,标志着重大现实政治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获得成功。
摘录完以上资料后,李将军自己定义说:“如果让我自己定义,我就两点:一是个退休老兵,二是中华诗词业余爱好者和弘扬中华诗词志愿者。”
墨雅:李将军,您从新闻干事起步到将军,一路走来,何等不易?
李将军:干什么都不容易,我这是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是党组织把我一步一步培养成了将军。年4月,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任命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副主任兼新闻部主任(正师职)李文朝为该中心政治委员(副军职)。这标志着正式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领导干部的指挥序列,之后又被荣授少将军衔。
可能是命运的安排吧。那年,菏泽军分区党委研究决定破例让梁山县能写材料的李文朝穿军装,于是,下级服从上级,我成了菏泽军分区的一名新闻干事。由于业务成绩突出,我又被逐级调入山东省军区和济南军区任新闻干事,并被破格从副营职干事提升为军区新闻处副处长。年,济南军区首长和济南军区政治部领导,根据工作需要,也为了培养锻炼干部,决定让我下部队代理团政委的工作,补上带兵这一课。
这成了我提高领导才能的实践课堂。我去代职的反坦克某团,从政委、副政委,到政治处主任、副主任,政治工作领导干部这条线,不是转业就是调走,全部空缺,政治工作的全副担子一下子压在了我的双肩。我放下了熟悉的写材料老本行,与团长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带领团党委“一班人”,按照领导干部职责和能力素质要求,出主意,用干部,下基层,抓落实。在短短的时间内,我同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基层干部谈了一遍心。我对团里的工作有了底,团里干部也对我有了数。当时,部队正担负援建胜利油田的施工任务,动员大会上,我凭借自己掌握的第一手情况,一番激情演讲,鼓舞得全团热血沸腾,士气啸天。全团官兵初成共识:新来的代理政委,行!接着,我又凭着“刀快不怕头难剃”的信心,剃了几个“难剃的头”,很快扶起了正气,刹住了歪风。一天,援建部队一个建制连和一伙民工因为工程纠纷,吵成一团,挥舞铁锹,眼看就要发生一场械斗。正巧,我来施工一线察看情况,见此情景,我“嗖”地疾步冲上高坡,扯开嗓门大吼一声:“部队战士就地立正,后退一步!”全场被这突如其来的“炸雷”惊呆了。吵闹嘎然而止,军民情绪很快恢复正常。事后,团领导和部队官兵都说,看着李政委像个白面书生,没想到危急关头还有股虎劲。我笑着说:“别忘了我是梁山人啊!”
我还抓苗头,严制度,成功预防了违法乱纪案件和车辆超速亡人事故,与发生此类事故的兄弟团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团成为安全施工先锋团。师政委亲口说要为这位代理团政委请功。正在我代理团政委干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一个紧急通知,调我去给新来的济南军区首长担任专职秘书。我深有感慨说:“代理团政委使自己增长了一线带兵的领导才干,而给军区首长当专职秘书,则有机会直接向首长学习宏观把控能力和高层领导艺术。”这些知识本领,在我后来担任军区机关宣传处长、宣传部副部长、济南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以至调北京开创工作新局面中,都派上了用场。
在担任济南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期间,我服务的主要对像是教员,是知识分子。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说空话,多办实事。我发挥自己在军区机关工作多年、济南市党政部门有熟人的优势,动用个人的人际关系,为全院从信阳搬迁过来的百余名干部解决了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问题,每个干部自己则没有花钱分心。我出以公心、公道正派,在选配干部、招收学员等敏感问题上,为院党委严格把关,当好参谋,受到全院上下的一致称赞。当我奉调进京离开学院的时候,闻讯赶来的教职员工,自发列队,深情送别。一位老教员动情地说:“我从信阳陆军学院算起,在这个学院工作快四十年了,没见过哪位领导离任得像李主任这么感人。”
年,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成立之初,总政首长指示要从全军选一位带过兵又懂新闻的领导干部,来为新创办的中央电视台军事新闻节目审查把关。经过有关领导推荐和总政机关考察,我被选调进京。我提出了“同心干事业,诚心交朋友”的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大局为重,事业为本,精心为事,诚心为人”的栏目精神,很快凝聚了人心。作为被指定的《军事报道》栏目首任制片人,我发挥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以56个自然日的倒计时,成功地将一个30分钟的主旋律新闻栏目隆重推出。我在领导艺术上也学习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扬长避短,争取胜利。我作为制片人,不按电视行规“集人、财、物和节目大权于一身”,而是借鉴当党委书记的经验,实行编委会集体领导下的编委分工负责制。作为编委会主任,我“统揽不包揽,决断不武断,民主不无主,善谈不空谈,放手不撒手,实干不蛮干”,做到了统而不死,活而不乱,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年初,根据工作需要,拟选配一位电视宣传中心政治委员。总政首长指示要充分听取本单位的群众意见,拓宽民主渠道。总政机关考察组与电视宣传中心团以上干部逐个谈话,几乎众口一词地推荐李文朝。这说明在领导艺术是成功的,是得到群众认可和上级肯定的。
中访网直属事业部主任郭小星与李文朝将军合影
墨雅:李将军,在您的简介中,您不单是中华诗词学会的常务副会长,还是《中华诗词》杂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网总编辑,作为中华诗词行业媒体的最高负责人,同时又是一名高产诗人作家,您的诗意心境是如何营造的?
李将军:我的人生道路和常人一样,也是风雨兼程。但我热爱生活,珍重人生,豁达大度,乐观向上,对中华诗词的业余爱好,营造了我的诗意心境,我走到哪里,就把诗情画意带到哪里。可谓“一串脚印,一路诗情”。我所经历的重大事件,我所从事的中心工作,我所采访的边关哨卡,我所度过的激情岁月,我所参观的风景名胜,我所品味的恬淡生活,都会化作词句诗篇,增添着生活的璀璨烂漫。如《七律·高原抒怀》、《西江月·赞西藏边防岗巴营》、《临江仙·香港回归咏叹》、《念奴娇·戊寅抗洪》、《沁园春·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七律·世纪初年走边关》、《排律·南国抗冰雪》、《水调歌头·黄鹤楼》、《西江月·访英随感》、《七律·访日随感》、《七绝·荷兰风情》、《江城子·克里姆林宫》、《清平乐·闲暇小景》等,都记录着我的人生感悟和心路历程。我去俄罗斯访问了13天,竟有16篇诗词问世。有时边参观,我边用手机短信创作诗词发出。即使身处逆境,工作遇到挫折,我也能以诗词的形式励志自勉。如《五绝·励志》写到:“志士朝前走/洪波入海流/开弓无复返/好马不回头/”,激励自己排除万难,勇往直前。
我努力做到淡泊明志,心境和谐,是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生活元素中捕捉诗情画意的内因条件。在中国新诗90年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配音播诵、多家报纸、刊物全文(或部分)发表了我的长达近行的长篇人文抒情诗《和谐之歌》。在这鸿篇巨制的第四部《人与自己》中,我对人的“自身和谐”作了入木三分地揭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自我懊恼的根子就是攀比/眼红是看别人的财富自我烦恼/嫉妒是拿别人的成就折磨自己/钱有多少才算多/个、十、百、千、万、亿……/个人的挣钱能力玩不过数字游戏/社会财富犹如——/‘大江东去’、‘江河横溢’/挣钱人恰似——/‘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一张床板任你有多高的身躯/一日三餐你能有多大的肚皮/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再多的财富也装不进骨灰盒里/”我还进一步指出:“攀比是人们的正常心理/关键要找准参照系/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越比越觉得委屈/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越看到差距/有些人挣钱比自己多/要多看他的拼搏、多看他的智慧/有些人官位比自己高/要多看他的素质、多看他的能力/少想些比上不足/多看些比下有余/……钱多钱少官高官低都“摆平”在知足常乐里/”。
李文朝将军如此坦荡、平静地直面人生、直面生活。他的内心世界本身,就如同一部优雅的诗篇,就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欣赏,耐人品味。
采访接近尾声,我与采访组的小记们都被李将军的人格魅力所陶醉,他轻轻的话语,就像磁铁一样吸住了小记们的耳目,爽朗的笑声,让小记们没有了一点束约与紧张。李将军就是一本故事书,每一页都有溢满芬芳的故事。(中访网供稿)
中访网(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白癜风早期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jj/1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