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晚饭后,夕阳西下、华灯初上,遛弯的人们都成了一道风景。但你知道吗,饭后散步有不少讲究,一旦选错散步方式,非但不能活到“九十九”,还可能对你的身体造成伤害。
散步,相当于给全身做按摩当人散步时,全身95%的肌肉和骨骼都被调动起来,代谢活动增强、血流通畅,就像从头到脚给全身做了遍“按摩”,不仅释放压力,还能护心护脑。
散步时,下肢肌肉加强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使它迅速回流心脏,可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可能。
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教授柯尔克表示,散步就像一个延缓大脑衰老的神奇药丸,能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除了对心脑有利,散步还是保护肠胃和肺部的好方法。长时间坐着,肺扩张会受到一定限制,影响呼吸的深度。
饭后散步真能养生吗?“饭后百步走”比较适合平时活动较少,特别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
这些人如果饭后散步20分钟,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并且“饭后”是在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而并非指饭后立即散步。提倡“饭后不要走”也有道理,从消化生理功能来说,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来进行初步消化。
这时匆忙起身而走,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去,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几类人饭后散步要当心患冠心病、心绞痛的人
进食后立刻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最好餐后1小时再散步,每次半小时,注意步速不要过快。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
饭后最好静坐闭目养神10~30分钟再散步,马上散步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昏厥。高血压患者散步时最好上身挺直,否则可能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
患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人饭后立刻散步会增加胃肠蠕动,吃进去的食物对胃壁产生刺激,不利于胃黏膜修复。
贫血、低血压的人
饭后大量血液都供给胃部了,散步时很容易造成脑部相对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
5招轻松走出健康真正的“百步走”应该是“摆步走”,不是急行军、锻炼式的散步,而是摆动手臂,悠闲地慢慢溜达。
1饭后不要马上动饭后立即散步,势必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去,这样就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2睡前2小时别散步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指出,散步时体温升高,你的大脑会得到降低体温的信号,体温降低使人放松,因而可以促进睡眠。
但如果睡前两小时散步,时间太晚了不足以使身体降温,反而会影响睡眠。
3逆风散步,顺风返回如果室外风比较大,那就逆风开始散步,然后顺风返回,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散步时出汗而受凉。
4先走上坡,再走下坡散步起始最好走上坡路,可挺胸、抬头,有利于腰膝锻炼,返回时走下坡,利用惯性,全身有节奏地运动,以利全身放松。
5搭配一些小动作研究证明,散步时摆动双臂有助于血液循环和增强心脏力量,这也是乐队指挥多长寿的原因之一。
来源:人民日报
微西藏最心灵你我共同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方法白癜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