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能助你读懂拉萨

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传说中最油菜花的网友如果不了解拉萨胜迹的故事,不了解这些胜迹所蕴藏的丰富历史、宗教、文化信息,就只能充当圣地拉萨到此一游、看看热闹的过客,会觉得心中向往已久的圣地,实地看到了也不过如此,转过几个常规景点,留下的印象甚至是乏味。朋友,你是不是也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不要怕,《拉萨胜迹探幽》来“拯救”我们呢!《拉萨胜迹探幽》已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崔士鑫,年7月,受人民日报社委派到《西藏日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曾任西藏日报社第一副总编辑、总编辑等职。在为期三年的第五批援藏结束后,他又选择转为第六批援藏,为雪域高原继续奉献。这本书原是作者写的几十篇游记。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作者以远足为乐,遍访拉萨周边的历史、宗教、人文景点或遗迹。实地详细考察之后,再搜寻相关史料,梳理每一处景点或遗迹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形成一篇篇既有现场体验感想、又有相应史料依据的轻松文字,讲故事一般,把拉萨各处胜迹的历史、宗教与文化内涵,逐一娓娓道来。年6月7日,崔士鑫(右)在察隅僜人村和中印边界。虽说是散文笔法,面对原来只见诸史书、被赋予神奇传说的名地胜迹,难免会产生遐思逸想、心绪飞扬。正如作者所说:许多史料上的抽象地点,赫然出现在眼前,真有根敦群培大师初见巴曹古寺时所说的“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悲喜之情油然而生”。但是由于作者的史学根底,叙述中更多是秉持着史家的冷静与理性,在轻松行文中,也不乏扎实的甄别考据。或者说,这些追根溯源、去伪存真的甄别考据,正是本书的特色,从而避免了类似于旅游景点介绍中常见的缺陷:流荡于种种飘忽无据的神话与传说、过分渲染缺乏史实根据的爱情之类的噱头。比如《澎域:寻找“女儿国”的都城》一文,对“女儿国”与苏毗之间关系的考证。文中既详述了现有史料记载的种种分歧,又对比汉藏史籍,提炼出各类记载中的“共性”,相互佐证,并结合西藏农区与牧区自古至今相互关系的特点,大致厘清了苏毗与史载所谓“女儿国”的关联,尽管并非定论,也让人脑洞大开。又如《甲玛沟:感受松赞干布出生地》,通过藏文地名解读,解释了为什么以往一些研究文献尤其是汉文文献,常常把松赞干布的出生地,说成是“山南雅隆”,把松赞干布迁都拉萨,仅仅解读为企图逃避雅隆旧贵族的包围等。而在《大昭寺:藏地人心中的世界中心》,则揭示了尼泊尔尺尊公主居然不见载于汉藏信史、金石铭文,甚至有人怀疑是否真有其人的奇特现象,同时又依据汉藏史料,说明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可能原因。还有《扎基寺:藏地的财神爱喝酒》,对寺中主供的鸡脚女性、据说是来自于汉地的“财神”,通过实地勘察,史料验证,捋清了拉萨当地人与游客热衷于崇拜、许多人却不明就里的财神的来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甄别考据,给熟悉拉萨风物传说的人,开辟了新的观察藏地历史与传说的角度。不熟悉西藏历史文化的人,则在感受拉萨故事的趣味性与独特性的同时,从一开始就能体味到西藏历史文化的复杂与深邃,避免肤浅的理解、仅仅是“外行看热闹”,直至以讹传讹。拉萨作为藏地上千年以来的核心地带,雪域西藏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中心,承载着丰富的西藏历史、宗教和文化的信息。不了解西藏的历史,就很难真正读懂拉萨各处胜迹的故事。《拉萨胜迹探幽》的各篇专题,虽然作者在游历、写作时,都是以各处胜迹为依托,根据路途远近、兴趣所至,慢慢积累起来,然而在整部书稿的编排上,却基本上是按西藏历史的时间顺序、重大事件进行,兼之以西藏最有特色的宗教文化看点。比如澎域(第一篇)和甲玛沟(第二篇),反映的是四十小邦后期与吐蕃部落兴起的重要事件。布达拉宫(第三篇)、大小昭寺(第四、第五篇)、吞巴故事(第六篇)以及帕邦喀(第七篇),是吐蕃王朝建立前后的重要见证。噶琼寺(第八篇)无疑反映了吐蕃王朝中期崇佛的历史。扎叶巴(第九篇)则与吐蕃王朝的灭亡息息相关。拉木寺是吐蕃王朝崩溃后,藏地佛教复兴、“下路弘法”的重要据点。聂塘寺、热振寺、桑普寺等,则讲述了藏传佛教各教派形成时期的史实——觉木隆穿插讲述了这一时期出现的、对藏地文化有深远影响的藏戏的由来。楚布寺、乃朗寺、羊八井,廓清了藏传佛教最有特色的活佛转世制度产生、兴盛与最终得到中央政府规范的过程。蔡巴公堂从侧面反映了元明两代,藏地分别由萨迦派和帕竹噶举派统治的情形。乃琼寺与之前的拉木寺相呼应,探究了藏传佛教崇奉护法神传统与神秘的降神习俗。直贡梯寺挖掘了藏地“天葬”的由来与相关教派的兴衰。朗木竹寺与旭色寺讲述了两个分别在境外和藏地女性中有深远影响的非主流教派。最后,甘丹寺、色拉寺、扎基寺、拉萨关帝庙、功德林等,都与今日藏地主要教派格鲁派在明末清初的兴起,以及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关系密切。而俊巴渔村,则是拉萨不为外人所知的习俗侧面,反映了拉萨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多样。一方面,这些胜迹的编排,都与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特定文化相关。另一方面,在讲述各个胜迹故事的时候,也有其自身从产生以至今日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兴衰线索。这样,读过《拉萨胜迹探幽》,不仅从每一个胜迹的点上,读懂拉萨故事,同时一路读下来,在不知不觉中,整个西藏的历史脉络,也会了然于胸。反过来,这更有利于理解和把握拉萨胜迹故事的真谛。美景也需有故事。正如网友所调侃的: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如果不了解拉萨胜迹的故事,不了解这些胜迹所蕴藏的丰富历史、宗教、文化信息,就只能充当圣地拉萨到此一游、看看热闹的过客,会觉得心中向往已久的圣地,实地看到了也不过如此,转过几个常规景点,留下的印象甚至是乏味。行走游历的最佳境界,就是在旅途中,遇到熟悉的老友。这老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原先熟知的风景。只有熟知风景之后的故事,实地游历才会如老友相逢,激动不已,印象深刻。读过《拉萨胜迹探幽》,相信会拉近读者与圣地的心理距离,让读者到拉萨看到的一切,都似曾相识,回味无穷。编辑:贺思原文作者:张慧霞文章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就够了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jj/16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