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三五”新能源产业发展有什么具体扶持政策?低碳城市经济与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是什么?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新能源示范产业园区”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上述议题在5月18日于济南举行的“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年会暨低碳城市与新能源发展论坛”上,引起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的热议。
论坛开幕式现场
与会领导、专家、城市代表合影留念
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新能源发展委员会承办。论坛特别邀请了国家能源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济南市人民政府等单位或机构的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交流探讨。此外,论坛还邀请了在新能源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中的典型城市代表及新能源行业优秀企业代表交流经验。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理事长、陕西省原省长程安东出席论坛并致辞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理事长、陕西省原省长程安东,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苏树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山东省地矿局副巡视员、总工程师徐军祥和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新能源发展委员会主任李振函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袁树立主持。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旷建伟宣读新能源发展委员会成立文件,宣布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新能源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据了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新能源发展委员会是由国内新能源领域内的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联合组成,以“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在政府与新能源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新能源发展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职能,是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及行业改革与发展方向等提供建议和服务,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新能源行业和企业的意见和要求。
论坛期间,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多吉,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科技部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房汉廷等众多专家学者相继做了专题演讲。
会上,近些年在新能源领域“崭露头角”的地热能产业受到专家学者以及新能源企业代表的热议。
“地热资源具有清洁、高效、稳定、安全等独特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认为,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地热能的可利用效率最高,利用系数达到80%,能够在治理雾霾、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数据显示,我国地热资源约占全球资源量的六分之一。其中,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每年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中深层地热能资源量相当于亿吨标准煤,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万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地热利用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替代标准煤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万吨。
当前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发电和直接利用两个方面。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中温和低温地热资源则以直接利用为主;对于25℃以下的浅层地热能,可利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和制冷。
“河北雄县近年来大力发展地热供暖,供暖能源已经实现百分之百可再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介绍,雄县经过6年的建设,建成供暖能力万平方米,城区基本实现地热集中供热全覆盖,成为我国第一个“无烟城”。据介绍,浅层地热供暖制冷技术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实践并获得成功。年,陕西咸阳市地热集中供暖面积达到万平方米,35万人受益;天津市地热供暖小区及公建个,地热供暖面积万平方米,占全国地热供暖总面积的40%。
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地热能开发利用。山东地矿新能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国爱介绍说,该公司正发挥地热资源科研、勘察、施工的传统优势,将其延伸到地热产业的下游,积极拓展地热发电、地热供暖、温泉开发和有机农业等绿色产业。近年来,公司在山东日照、郯城等地都有地热开发项目,其中地热温泉勘探成井均获成功。据山东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徐军祥介绍,地热能产业已经壮大成为新兴产业。
地热能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多吉援引有关数据预测,年世界发电结构中清洁能源将占主导地位,其中地热能将占5%以上,并将逐步提高占比。年、年和年我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30万千瓦、万千瓦和万千瓦。
与会专家也指出,我国地热能产业要实现规模化、长期可持续发展,仍有不少工作要做:一是查明主要沉积盆地地热能资源分布,对地热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产业布局。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及相应法规,推进碳汇交易。三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此外,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应坚持回灌,进行地热水梯级多模式利用,最大化利用宝贵的地热资源。
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