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海上海朱葆三路考以地方

摘要:通过翻检新修地方志,考证得出位于近代上海法租界内的朱葆三路曾经历过命名—改名—复名—再改名等阶段,首度命名始于年,中止时间为年10月9日。大约从抗战胜利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又被复名使用,总计使用时间30年左右。

朱葆三(-),名佩珍,字葆三,以字行,浙江定海县(今舟山市定海区)人。他于年随乡亲到上海“学生意”,从勤恳有为的五金业小学徒做起,凭借一诺九鼎的诚信魅力,最终成就了十里洋场“上海道台一颗印,不及朱葆三一封信”的赫赫显名。作为当时有重要影响力的“宁波帮”领袖之一,朱葆三不仅在国内外投资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商业、轮运业、金融业,还积极投身、赞助辛亥上海光复运动和“二次革命”,并担任了宁波旅沪同乡会会长、上海都督府财政总长、上海总商会会长等职务。

朱葆三肖像

朱葆三富而不忘乡国,尤其是在他的后半生输资出力襄助国内外慈善公益事业无数。为表彰朱葆三对近代上海市政和国内外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上海法租界公董局曾命名了一条“朱葆三路”。在旅沪“宁波帮”中仅有两人获得这般“殊荣”,另一位为慈溪人虞洽卿,而朱葆三路的命名时间要比虞洽卿路早14年。

下面笔者利用资料价值较为丰富的新修方志,对朱葆三路的命名、使用时间、复名、废名等进行综合考证,限于史料及本人的学识水平,错漏在所难免,敬请方家不吝指正为盼。一、起始时间在年,而不是年。

近代上海租界内地名取法各异,其中公共租界的地名主要使用外省市名称如浙江路、江西路、四川路等,而法租界道路则大都使用外国人名如霞飞路、福开森路、陶尔斐斯路等。然而在法租界众多马路中却有一条以宁波帮巨擘朱葆三名字命名的道路———“朱葆三路”(ChuPaoSan,Rue,中文偶作“朱葆山路”),显得十分令人瞩目。朱葆三路现名溪口路,位于今黄浦区,北通延安东路,南接金陵东路,介于四川南路、江西南路之间并和它们保持平行。

20世纪30年代的朱葆三路街景

一般说来,旧上海租界道路的命名大多出于租界当局对当事人社会地的认可和对其公益功绩的奖赏。朱葆三曾将位于上海虹口的一块空地捐给公共租界用于建造提篮桥监狱,后又将一条马路捐给法租界。为感谢朱葆三的捐赠,法租界公董局特将该马路命名为朱葆三路。又比如,陶善钟因将地皮捐给上海租界工部局用于造路,遂在历史上有了一条叫做善钟的马路。

关于朱葆三路的命名时间,有多种说法。占主导的说法认为是在年9月2日朱葆三去世以后,如陆志濂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朱葆三》一文中这样写道:“年9月2日(农历七月二十六)朱葆三于上海斜桥寓所病故,终年79岁。遗体由上海运回定海安葬。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破例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一条马路———朱葆三路(今溪口路)作为纪念。”陆先生是宁波帮研究专家,此说影响甚大,被广为转引。《宁波帮大辞典》作为宁波帮研究的必备工具书,显然因袭了陆先生的观点,“年9月2日在上海病逝。同年,法租界公董局破例命名朱葆三创办的华安水火保险公司所在的马路为‘朱葆三路’”。《上海通志》则这样写道:“(朱葆三)晚年致力社会公益事业,在上海、宁波等地兴办教育、医院、慈善各项事业数十项,为此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名一条马路为朱葆三路(今溪口路)。年9月2日,病逝于上海。”该书虽然认为朱葆三路命名于朱葆三生前,但具体时间不清。有些则对具体命名时间作了有意回避,“法租界公董局曾以其名定为路名———朱葆三路,即今溪口路”。

20世纪40年代朱葆三路街景

通过查阅上海近年来出版的新方志以及《申报》等文献,笔者觉得有理清关系、纠正谬误的必要。从上海早期报纸《申报》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早在年前朱葆三路就已公开出现在申城媒体。如年11月20日,该报刊登了一则简讯,全文为:“镇海旅沪商人盛竹书、傅筱庵等发起组织同乡会于朱葆三路,昨特通函旅沪同乡云:敬启者,吾邑旅沪同乡,数以万计,散若盘沙。同人等特组织镇海旅沪同乡会,借以联络乡情,协谋互助。业于法租界朱葆三路二十六号岱定会所,于阳历十一月起,先从征求会员入手。唯是体雏形略具,基础方新,促进发展,端赖贤哲。素稔台端关怀桑梓,具有同情,用特敦请为本会会员,共策进行。并请征求同邻,联翩入会。本会俟收到会费入会书后,先给收据,再换证书,以资信守。再此次征求之期,拟限一月,尚望迅予进行,早观厥成,纫感公谊,尤无既极云云。”在这则短讯中两次提到朱葆三路,由此可见朱葆三路的命名时间最迟也不会晚于年11月20日。在此要说明的是,朱葆三虽祖籍台州黄岩,随父落籍定海,但因系宁波镇海虹桥朱氏后裔,遂也成为镇海旅沪同乡会会员。镇海旅沪同乡会在朱葆三路召开,似乎有仰仗朱葆三在近代上海滩重要地位,便于同乡会扩大影响力、知名度的意思。在翻检相关文献时,笔者发现由上海地名主管机构颁布、具有较高可信度和权威性的地名文献书———《上海地名志》在已废弃使用的路名中记录朱葆三路命名时间为年。《黄浦区志》也作年。20世纪20年代初期正是朱葆三从事慈善事业富有成效的时期。对此,笔者认为朱葆三路始命名于年是可信的。

但是,在个别书上提到朱葆三路早于年设立。例如称沈炳根“学得制鞋手艺,于清光绪二年(年)试制成上海第一双皮鞋。后在朱葆三路(今溪口路)开设沈永兴皮鞋作,收徒弟10余人,生产皮鞋。”或称作坊设在溪口路,“光绪二年(年)鞋匠沈炳根仿“洋鞋”制成上海第一双现代皮鞋,在溪口路开设沈永兴皮鞋作。”查沈氏卒于年,照此推算朱葆三路命名是在至年间,这不太可能。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当时该作坊所在的位置或者马路就是后来命名的朱葆三路,也就是今天的溪口路。“清光绪二十九年,毛载元笔庄在永兴街(今溪口路)开设。”据此,可知永兴街系朱葆三路的前身。民国二年商务印书馆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地图中标注的“永兴里”,其位置基本上就是后来的朱葆三路

曾在两个时间段使用,经历命名———改名———复名———再改名等阶段通常认为上海法租界朱葆三路的使用时间是从到年。其实,在此之后还有一段十年左右的使用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将朱葆三路的使用时间看作是由两个时间段构成。(一)第一时间段为年至年10月9日《上海地名志》附录《市区旧今路名对照表》将朱葆三路的连续使用时间定为至年,但是未注明具体结束时间。其实,朱葆三路的改名与法租界的宣告结束有很大关系。上海法租界开辟于年,在历史上有三次大扩张。由于“二战”的爆发,法国维希政府于年2月23日声明放弃在华租界和治外法权。同年7月22日,汪伪政权与法国政府订立《关于交还上海专管租界实施条款》。30日,汪伪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在法租界结束两个多月之后,也就是中华民国32年(年)10月8日,上海特别市政府颁布“沪市四字第号”训令:“查本市一、八两区及以前越界筑路路名多用西文,兹者租界收回,亟应更正,以肃视听,现经制定更正路名表,着自本年十月十日起一律改用新名。”在《更名路名表》中,拟将朱葆三路改名为“溪口街”。后来正式推出的路名为“溪口路”,而当时的溪口就是朱葆三家乡宁波下面的一个镇,它也是蒋介石的出生地。由此可见,朱葆三路在第一阶段停止使用是在年10月9日,也就是说在这21年间朱葆三路一直存在着。(二)第二时间段大约从抗战胜利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被复名使用《上海地名志》在所附的“命名更名文件摘编”中收录多份地名更改文件,例如民国34年10月29日《上海市政府布告》(布字第25号)、民国34年12月《上海市政府布告》(布字第34号)、年5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告上海市新订若干条道路及公园名称》(市秘四字第号)、年5月2日《上海市城市建设局上报市人委关于根据王孙慈等建议不要随便更改地名案进行检查处理的情况报告》([64]沪城任修字第号)、年8月12日《上海市城市建设局关于更改三官堂路61条路名的通知》([64]沪城创任修字第号)等,遗憾的是,其中并没有关于朱葆三路复名和再次废止的记载信息。而一种说法是在年朱葆三农历百岁诞辰时,上海市政府曾将溪口路复名为朱葆三路;新中国成立后,又改为溪口路。下面对朱葆三路第二阶段的更名和使用时间予以考证。

《上海出版志》附录《中共上海部分秘密印刷所一览表》将创办日期为年9月的信昌印刷所登记为溪口路12-14号。印刷登记部门对包含门牌号码在内的印刷厂家信息进行审核,应该比较仔细。笔者认为印刷登记时的路名信息不会也没作假的必要。也就是说在年9月时,朱葆三路可能尚未复名。但是,也有明确称朱葆三路此时已恢复使用。“民国34年九十月间,上海电话公司有职工31人参加国民党,并在朱葆山路(现溪口路)12号国民党第一区党部会议厅,召开一区二十八分部成立会议。”这种称呼之间“撞车”的现象值得我们







































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上海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jj/15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