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ww.znlvye.com/m/
你知道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的故事吗?
一张和珠峰有关的照片,却留下了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一九六零年珠峰北坡的首登是由中国登山运动员完成的,当时各方面的条件其实是非常差,登山队的专业登山器材都是从国外花重金购买的。为了一九六零年的珠峰攀登,大量的物资能够运抵珠峰大本营,西藏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通了抵达珠峰大本营的简易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抵达珠峰大本营的那条路的前身。
从当年的三月中旬开始,登山运动员和相关的后勤工作人员就开始向珠峰之巅一步步迈进,一直到差不多一个多月之后,抵达了海拔八千六百多米的,被称为第二台阶的地方。这里是一处高度达到四米多的裸露的岩壁,是从北坡登顶珠峰的难度最大的路段。
如何征服这座被登山运动员誉为“鸟都飞不过去”的天堑,成为了摆在中国登山运动员面前的重要的难题。当时的登顶突击队由四名队员组成,他们分别是王富洲、刘连满、贡布、屈银华。想通过单人攀登攀爬这座高达四米的台阶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突击队的四名登山运动员紧急商议后,决定在王富洲的保护下,让刘连满在岩壁上打下两个钢钉来固定绳索,但刚一攀登就摔了下来,连续摔了三次,刘连满扶在岩壁上喘不过气。在海拔八千多米的高度完成如此高强度的运动,我们常人是无法想象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眼看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刘连满做出了一个改变历史的选择,他以自己的身体做梯子,让队员踩着他越过了第二台阶。
根据当时人还原,因为刘连满身高一米八,再加上队员的身高,伸直手臂大约恰好就是第二台阶的高度,可以够到岩壁的顶端。就这样他们四人花费了将近五个小时才战胜了这道鬼门关,用在攀登最后这道岩壁上的时间更是长大了三个小时,但是真正意义上跨过去的只有三个人。对当时的刘连满来说,继续登顶也是不可能的了。
据当事者回忆,为了在登上刘连满的肩膀时,让他不要受到太大的伤害。登山运动员屈银华,流着泪脱下的登山靴。大家都知道,登山运动员在登山时穿的都是带有冰爪的专用登山靴,在那样的海拔高度脱掉登山靴就意味着冻伤,但屈银华怕踩上队友的肩膀,还是义无反顾地脱了下来,可刚一放上去就滑了下来。他们脚上穿着鸭绒袜子太滑了,时间又在无情地划过。屈银华又脱下了鸭绒袜子,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冻掉了十只脚趾。
随后由刘连满座作人梯屈银华脱去了高山靴,踩在了他的肩膀上,终于在岩壁上打了几个锥钉,设定了保护点。四人终于攀登上了第二台阶的顶部。王富洲、贡布、屈银华把刘连满安置在了一个既避风又安全的岩石槽中休息,准备回城中再把他带回。由于他们没有携带宿营装备,接下来他们将面临着夜间登顶珠峰的重大挑战。我想在选择冲顶的三人心中,他们丝毫没有放弃或者是回头的想法,他们一步步艰难地靠着微弱的星光和雪地的反射光线艰难的行进着。
最终在五月二十五日凌晨四时二十分,王富洲、贡布、屈银华登上了世界之巅。下撤途中,他们在原地找到了昏睡过去的刘连满,他的笔记本上写着:“我知道我快不行了,我看氧气瓶里还有氧气。给你们三人回来使用也许管用,永别了”。三人随即将刘连满带回了营地,万幸的是刘连满活了下来。五月三十日中国队全体返回大本营,他们成功地完成了珠峰的第二条登顶线路,成为了民族英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着诸如只要有钱就有人背着也能上珠峰,有五十万就可以登顶珠峰的这种说法。我相信听完之前的这两个关于珠峰的故事,可能我们每一个人对攀登珠峰这件事都会有自己新的理解。
我想说,即使在今天这样的科技水平和各种装备后勤保障都趋于完美的时候,攀登珠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对生命的洗礼。就像登山圈里流传着的一句话,登山就是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里痛苦挣扎,在百分之一的时间里拥有了巨大的喜悦和幸福。
登山如此,人生难道不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