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刊登探寻藏王故里甲玛今日的幸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3860.html

从略显狭窄的甲玛沟路口进入甲玛乡,道路笔直平坦,两旁的金丝杨柳以窈窕柔美的姿态守护着连片的沃土,鱼贯进出的各种车辆在道路上自由穿梭,像是田野里跳动的音符。再往里走,古老的村庄、成群的牛羊、大片的湿地……放眼望去,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在吐蕃王朝时期是王室大臣会盟、征战、兼并的活动中心。在吐蕃王朝乃至此后的西藏历史上,甲玛沟一直都扮演了颇为重要的角色。公元年,松赞干布出生于此地。因此,甲玛被称为藏王故里。

松赞干布出生之地——甲玛乡。

密码一:产业带动经济大发展

甲玛工贸公司向甲玛乡群众分红。

甲玛乡环山簇拥,海拔最高处超过米。早在上个世纪末期,已有一些公司入驻这里。

甲玛乡政府所在地和附近的街道正处于改建之中。“甲玛乡被列为自治区首批20个特色小城镇示范点之一,目前,你们所见到的就是按照特色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的、投资多万元的风貌改造工程,包括‘穿衣戴帽’工程、道路硬化绿化和雨水管道改造工程等。”甲玛乡乡长王小芬介绍说。

进入新时代,甲玛乡抓住矿产、净土健康、旅游三大产业发展布局,突出产城融合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着力宜业宜居发展,打造出行便捷、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的新型特色小城镇。

甲玛乡辖有龙达村、赤康村和孜孜荣村三个村。近年来,这些村庄被形象地称为“欧曼村”。欧曼是一个重型卡车品牌,甲玛乡群众大多数选择这个品牌的卡车参与运输。

10年前,大型国企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甲玛东沟,紧接着,大型企业西藏巨龙铜业有限公司进驻甲玛西沟,矿产业的发展迅速带动了群众增收。

在党和政府引导下,甲玛乡群众的思想观念迅速转变,通过勤劳致富让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

54岁的孜孜荣村村民措次仁一家10年前居住在海拔多米的山沟里,以牧业为生计。过去,儿子土登扎西在县城周边揽一些修水渠和打水井之类小工程。在县里和乡里的支持下,土登扎西4年前和朋友阿列成立了农牧民施工队,利用征地补偿款和钻石卡信用贷款购买了价值几百万元的大型挖掘机、运输车辆等,组织村民一起搞起了工程和运输,去年收入达到70万元。

“目前,全乡有多辆涉矿运输车辆,大大小小的车子加起来近千辆。老百姓购买丰田霸道作为私家车已不是新鲜事了。年,甲玛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以产业扶贫为主的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县前列。”王小芬说道。

年,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首创“企业+农户”的开发模式,投入万元收购甲玛乡原车队,垫资组织全乡全部村民入股成立甲玛工贸公司,承担矿山运输、绿化环保、劳务承包等业务,累计创收3.7亿元。企业得发展、百姓得实惠、地方经济上台阶的三方共赢,成功地打造了西藏资源开发的“甲玛模式”。

甲玛乡人口数量为人,加上流动人口超过2万人。近年来,街道上的餐馆、商店、超市迅速增加,尤其是随着运输车辆增多,各种汽修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大大小小共有40多家。“我们将把这40多家汽修厂整合到一个占地2.7亩的扶贫大型修理厂,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同时,促进贫困群众就业。”王小芬介绍说。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甲玛乡依托甲玛沟的历史文化禀赋、矿产资源丰厚和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矿产、净土健康和旅游业,带动全乡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能致富,实现了安居与乐业并举。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时节,我们再次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一起探寻藏王故里今日幸福密码。

密码二:民生工程带来幸福感

满面笑容的墨竹工卡县甲玛乡龙达村妇女。

来到甲玛乡孜孜荣村,一条条整洁平坦的村村通公路随着山坡地势蜿蜒,一排排崭新整齐的藏式别墅分布错落有致。粉红色的桃花、青翠的杨柳枝在初夏时节从院墙里探出了头,让人有种俏皮可爱的感觉。

孜孜荣村是搬迁村。原村址因矿业开发的需要,由西藏巨龙铜业有限公司统一征地使用。现在村里包括道路建设、独栋住房、公共设施等都是由该公司来统一规划建设,一期项目于年建成。年,该村被评为西藏自治区生态村。

孜孜荣村小康安居工程由专门聘请的专家设计成“蘑菇云”的形状,住宅错落有致地分布,远远望去就像一朵多彩的祥云。“这里设施齐全,住宅里建有旱厕、水厕,装有电热水器等,超前规划实施了新农村标准的建设。”王小芬介绍说。

“老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到各种好政策,这一切都得感谢党,感谢政府。”年过半百的孜孜荣村村委会副主任巴珠很是高兴地说道,“现在,我们告别了山高路远的生活,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都增强了。”

巴珠一家9口居住在多平方米的两层独家小院,家中有一辆花费34万元购买的欧曼重卡,每年能为全家带来14万元的收入,还养殖了多头牦牛。家中有4个小孩在上学。

墨竹工卡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节节高升。该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县“三大民生”工程:墨竹工卡籍农牧民子女高等教育阶段学费实现%报销,每生每月发放生活补助元,对于研究生阶段的继续实施本政策;农牧民群众医疗保险和民政救助后剩余的住院医疗费用实现%报销;为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牧民老人发放养老金。

密码三:历史文化绽放迷人光彩

甲玛乡赤康村群众表演甲玛谐钦。

甲玛,意为“百里挑一的富地”,是群山环绕、水草丰足的圣地,旧时西藏贵族们的“粮仓”。初夏的甲玛沟,四周充满宁静,红顶白墙的民舍、袅袅炊烟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广袤的大地上长出了青青嫩草,千百年来滋润白玛湿地的松赞圣泉静静流淌,在远处雪山背景的衬托下,浑然构成了一座古朴、文明与现代相结合的田园村落。仲夏时节,盛放的油菜花将整个山沟渲染得更为潋滟夺目。

甲玛沟是吐蕃跨越雅鲁藏布江、占领江北以及拉萨河流域所建立的第一个大本营;元代是“甲玛万户”治所;清代这里是蒙古后裔与颇罗鼐家族结合而成的“霍尔康家族”的领地,西藏现代史上著名人物阿沛·阿旺晋美成长于此。

如今,甲玛乡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的另一个“重头戏”。

8年6月,南京市援藏出资建设藏王松赞干布出生地景区。整个景区按照4A级标准设计,主要工程包括松赞干布纪念馆、古城墙以及松赞圣泉改扩建和松赞拉康等,集旅游观光、文化博览和学术交流于一体,总投资多万元。

霍尔康萨,意思为蒙古人的新房。霍尔康庄园建设项目是南京市第六批重点援建的旅游发展项目之一,总投入万元,主要建设庄园主生活区、手工艺作坊等,是集西藏贵族生活展示、新型休闲娱乐、藏民族厚重历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旅游发展项目。

在甲玛乡还有一处被人津津乐道的景点就是群觉古代兵器博物馆。该馆从年开始筹建,于年7月正式对公众开放,是西藏首家民间古代兵器博物馆。“目前,全世界只有两件整套的吐蕃王朝时期马背上的武器装备,一套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展出,另一套就是群觉古代兵器博物馆的藏品,这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馆长群觉介绍。

在特色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赤康村被纳入传统村落保护工程。“赤康村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能歌善舞。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说起自己的故乡,多吉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50多岁的多吉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甲玛谐钦的传承人。赤康村专门修建了舞台供村民表演甲玛谐钦。前几年,村民表演的甲玛谐钦还被请上了藏晚舞台。

“现在,我们正在进一步打造千亩油菜花田,把三个村庄分别打造成核桃村、苹果村、桃花村。总的来说,甲玛乡业态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于今后的发展,王小芬信心百倍。

(转载自西藏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cangribao.com/xzrbfz/22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