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泪盈眶的清晨
我们所乘坐的港龙航空取消了航班,而计划今天到达加都机场的东航、南航、国航客机,全部空着座位来加都,带回今天及明天后天的乘客。
虽然我还没能走,但此时此刻特别想说,作为祖国的一分子,作为中国的子民,特别特别的幸福!因为此生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国家对我们的关照和一丝不苟:整个机场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公民滞留,却看不到他们国家的使馆人员出现在他们身边。跟几个外国人聊天,都只是无奈地摇头,不知道何时会有航班出现!
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武官刘小光大校,从我们下午两点逃到机场开始就一直留在机场陪伴我们,不但给我们打气,还时刻在协调所有国内飞过来的航空公司伤病员及乘客登记问题。
只是一条 有网友说:曾几何时,自己也是一枚文青+愤青,喜好抨击现实的丑恶,藐视权贵。但是后来渐渐发现,对就要表扬,错就要批判,这才是完善的人格。我会批判揶揄雾霾,也会为撤侨行动点赞。也越来越开始认同那句话: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并常常感动于“中国”两个字。
尼泊尔地震让人伤感,但也被这条朋友圈深深感动。还有,这条朋友圈里提到的“中国护照”,涵盖港澳台。它也许不能带你去很多地方,但它能在任何地方带你回家。
从利比亚到也门,中国的撤侨速度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这次尼泊尔地震也不例外。有时候,不要只 地震发生后,中国飞机第一个到尼泊尔接回中国游客,尼泊尔机场海关只有中国人和印度人能出,只有中国和印度的飞机能起飞,但是只有中国的飞机到了,而且是国航、南航、东航的飞机都到了。
微博上一个叫阿缎的姑娘全程记录了地震和撤离的过程,她本来到尼泊尔等风来,结果却遭遇了大地震。
随后,《北大商业评论》首席编辑鲍迪克又发了一条微博:
评论区还是被那句著名的话刷屏了。
当然,中国也要肩负起一个大国的道义。这不,救援队整装待发!
危急时刻,这样的撤离行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今年三月底,也门内战爆发,沙特轰炸也门,中国第一个完成撤侨,也演了一把只允许中国人上船的霸道剧本,当然顺便带上了铁兄弟巴基斯坦。
当时,”两张照片,震撼全世界“,你还记得吗?
很多后台评论让人热泪盈眶:
积誉成金:年厄里特里亚撤侨,欧美国家公民乘老美的军用运输机走,中国人不让上,连大使馆先前说好的让妇女儿童乘坐美机走都不允许了。一百多中国人在使馆的安排下乘中国渔业组五条小渔船入红海。经过五十小时漂泊到达沙特,数人入院治疗,幸无伤亡。哥们想起来就是泪水。为今天的中国点赞!
流浪的军刀的坎肩:上回温州商会的在外面,几个电话打出去,当地政府一路绿灯。自家门店卷闸门一拉,全家老小出动带队,保证中国务工人员回家。事情结束了回去一看,门店有的被当地人偷了,有的货已经坏掉了,亏那么多,一个字怨言没有。
龙啊龙啊龙啊龙:从那个甲午到这个甲午,我们终于又对得起大国这两个字了!总算让我看到这天了!
楼板娘:谢谢你告诉我们这些,否则我们还以为撤侨就是派架飞机调艘舰船的事儿呢,原来祖国付出了这么多努力……
胡杨麟:台湾人扔了青天白日旗举着五星红旗跟着大陆撤离的事,我是绝对不会告诉你们的。
还有四年前
年利比亚战争爆发,在欧美轰炸利比亚的时候,中国派出的军舰和飞机在几天内将三万中国侨民撤回,同时帮助了孟加拉等国家侨民。中国海军连日有序高效的撤侨行动也同样吸引了外界目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记者不仅对中国政府的效率感到惊奇,更对中国工人的安静、秩序、镇静和耐心感到震惊。这篇4年前的报道曾如此判断:“这是否就是未来?……我不知道我内心充满的是钦佩还是惶恐。我当时就想,最好让他们站在我们这边儿。”
在中国人优先撤离时,韩国、菲律宾、印度和欧洲等多国人员都投来羡慕眼神,让人难忘。
从那个时候起,中国政府海外撤侨“秀”就停不下来了……
不过,我们希望中国这样的秀越多越好。
毕竟:看到这么”厉害“的中国,我们就放心了!!!
提醒:一定要记住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电话“-10-”!无论你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强大的祖国都在你身后!
尼泊尔地震,32张照片带你了解这个神奇美丽的国度祈福尼泊尔
▼
1.年4月30日,尼泊尔Solukhumbu区Khumjung村背后耸立的AmaDablam山,海拔约米。年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和夏尔巴人丹增诺盖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以来,已有超过名登山者登上珠峰。今年4月,16名夏尔巴导在为试图攀登海拔米高峰的外国雇主固定绳索、运送物资时,被雪崩夺取了生命。这是珠穆朗玛峰有史以来最惨痛的事故,在夏尔巴导游与尼泊尔政府之间引发争议,导游们要求禁止攀山,以示对牺牲的同事的敬意,而政府则拒绝关闭这座山。夏尔巴人发起了抵制行动,迫使数百名外国登山者放弃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努力。(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2.年7月6日,一位戴着传统服饰的女儿在加里满都参加达赖喇嘛79岁生日庆祝活动。年尼泊尔停止向西藏人颁发难民文件,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3.年9月27日,在加里满都的因陀罗节期间,一头水牛作为供品被宰杀之前拴在“香巴伊拉布”前。这个一年一度的节日叫做因陀罗节,而因陀罗则是雨与天之神,加里满都河谷的人们以敬拜、欢庆、唱歌、跳舞和宴会的形式来庆祝这一标志季风季节的节日。(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4.年元月9日,在尼泊尔Sankhu举行的MadhavNarayan节的第一天,尼泊尔的印度教妇女在萨林纳蒂(Salinadi)河圣浴前热身。节日期间,印度教妇女为丈夫长寿而禁食,并向女神Swasthani祈祷。(美联社图片/NiranjanShrestha)
5.年11月21日,在加里曼都举行的BalaChaturdashi节期间,信徒们在帕斯帕提那(Pashupatinath)寺院的桥上走动。他们点燃油灯并沿着寺院内的一条路撒播被称为“satbiu”的7种谷物庆祝节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6.年9月29日,在加里满都举行的因陀罗节上,信众们聚集在一起观看尼泊尔女活神战车游行。印度教和佛教都庆祝一周的因陀罗节,它标志着季风季节的结束。节日期间,尼泊尔女活神坐支持者拉的战车上,在加里满都各主要地区巡游。(美联社图片//BinodJoshi)
7.年4月15日,在加里满都附近的希米村(Thimi),一位脸上抹着朱砂粉的信徒参加了“朱砂节”活动。节日期间,人们唱歌、跳舞,吹奏传统乐器,各种神灵的战车在镇子里游行,行人相互祈祷并投撒朱砂粉,庆祝尼泊尔新年以及这个国家春节的开始。(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8.年10月16日,在穆斯林宰牲节期间,在加里满都的喀什米尔TakiyaJame清真寺里,尼泊尔穆斯林集体祷告。(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9.年8月12日,雨季乌云笼罩着加里满都的天空。(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10.年7月2日,在尼泊尔首都加里满都附近的古城Bhaktapur,一位女孩从胡同里跑过。(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11.年9月27日,在加里满都举行的因陀罗节上,一位信徒宰杀水牛后将牛血献给母狮神偶像。(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12.年7月19日,在加里满都郊外的Khokana村,一位农夫从稻田里走过。稻米占尼泊尔粮食生产的几乎一半,而稻谷尤其依赖降雨,因为尼泊尔农田得到灌溉的还不到三分之一。(法新社/盖蒂图片社/PrakashMathema)
13.年2月27日,加里满都,在军队节庆祝期间,尼泊尔军人在做技能表演。军队节与Shivaratri是同一天。(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14.年12月17日,一位尼瓦族女子的嘴唇和脸部都涂成神的样子,她坐在一间屋子里。准备参加在加里满都庆祝YamariPuni节游行前,。YamariPuni源自尼瓦语,“ya”意思是“像”,“mari”指“精美”,“puni”则是“月亮”的意思。尼瓦族每年一次在满月的晚上用传统歌舞表演来庆祝这个节日。(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15.年4月4日,从Solukhumbu地区巴萨村发展委员会望去,Lumbur山的美景清晰可辨。(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16.年8月31日,在尼泊尔首都加里满都以东大约46公里的卡夫雷地区,一位尼泊尔信徒走过树林,去一间寺庙参加月圆节(JanaiPurnima)祈祷。月圆节又称圣线节(SacredThread),每年这个节日里,印度教徒会先做圣浴,然后换上Janai。Janai是一种神圣的棉线,缠在人们的胸前或者系在手腕上,人们相信它会起到护身和净化的作用。(美联社照片//LaxmiPrasadNgakhusi))
17.年9月30日,加里满都,因陀罗节期间街头上卖玩具的小贩。(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18.年5月23日,在尼泊尔的Chosher村与峭壁前的草地上,牛儿在吃草。数千年来,人类一直住在Mustang悬崖上开凿的窑洞里。现在只要少数窑洞里还住着人,通常为贫人或老人。(盖蒂图片社/(TaylorWeidman)
19.年5月23日,在尼泊尔的Chosher,78岁的PemaDolma在自建在悬崖上的屋子里哭诉被抛弃的孤独与痛苦。Dolma说自己被孩子抛弃,6年前丈夫去世后,她不得不靠来自前王子Lo的薪俸鱼邻居的施舍为生。(盖蒂图片社/TaylorWeidman)
20.年8月12日,尼泊尔加里满都的Kirtipur古城,建在山顶上的房子。(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21.年8月3日,在加里满都的大街上,一位男孩为了生计在做高跷表演。(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22.年9月3日,在加里满都的山里,一位年轻人骑着自行车。(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23.年4月27日,在尼泊尔的Solukhumbu区,一位建筑工人展示雕刻石头时戴的旧手套。这位工人在一家旅馆建设工地工作,这家旅馆位于海拔约米的Namche。(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24.年2月12日,在加里满都一家大桥扩建工地上,20岁的尼泊尔工人Raju在桥柱的铁架上施工。(法新社/盖蒂图片社/PrakashMathema)
25.年8月22日,在加里满都,一位变性人在准备参加同性恋大游行时拍摄的照片。这次游行是为了庆祝GaijatraFestiva,也称牛节。据参与者讲,组织这次游行目的是要求平等的社会权利。(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26.年9月30日,在加里满都的BasantapurDurbar广场,因陀罗节进入第四天,载着“Kumari”的战车在行走之中,头戴面罩的尼泊尔舞者随着战车做表演。“Kumar”是位未成年少女,被拜作女活神。(法新社/盖蒂图片社/PrakashMathema)
27.加里满都Pashupatinath寺院住着印度教的圣人(或称sadhu)。年8月28日,这座修道院附近,一只猴子在觅食。(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28.年2月16日,在尼泊尔西部Achham区Legudsen村的山里,14岁的乌特拉·萨蒂坐在一个用作Chaupadi的小棚子里。Chaupadi是尼泊尔部分地区遵守的一种传统,要求妇女在月经期间与社会隔离。践行传统Chaupadi的妇女,在月经期间不得不住在棚子或屋外的建筑物里,几乎没有任何遮风挡雨的设施。根据联合国就此问题发表的现场公告,在月经期间,这些妇女不得进入房屋或寺庙,不得使用公共水源,不得参加节日活动或触摸别人。被孤立在经常不稳定又不卫生的棚子里,常有妇女在Chaupadi期间死于疾病、暴露、动物,或者死于通风不良场所燃起的火灾的案例。年,尼泊尔最高法院禁止了Chaupadi,但在这个国家的偏远及中西部地区,仍然十分常见。(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29.年9月18日,在加里满都举行的Teej节(雨节)期间,一位女孩被妈妈背着身后,头上盖着遮雨围巾。这一节日庆祝女神帕瓦蒂和湿婆神结盟,持续三天时间,有丰盛的酒席,也有严格斋戒规定。在宗教斋戒期间,印度教妇女祈祷结婚幸福,丈夫和孩子安康,祈祷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得到净化。(路透社/NaveshChitrakar)
30.年6月24日,在加里满都市郊的Jwalakhel,RatoMachindranath游车节进入最后一天,尼泊尔的祭司们抬着尼泊尔保护神Rato(红色)Machindranath的偶像。这一活动一年举行一次,预示着美好雨季的到来,稻谷丰收、繁荣与好运,是加里满都印度教及佛教社区共同庆祝的节日。(法新社/盖蒂图片社/PrakashMathema)
31.年4月8日,昆布冰瀑雪崩造成16人死亡事件后,从珠峰下进入昆布冰瀑的大门CramponPoint可以看到珠峰登山大本营。(法新社/盖蒂图片社/RobertKay)
32.年8月28日,在尼泊尔加里满都的Bangalamukhi寺院附近,一位姐姐从石水柱向弟弟洒水。在这座城市里有几十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石质水柱,依然用作家庭用水或公共浴场。(美联社图片/NiranjanShrestha)
亲,点再走哦!↓↓↓
来源
人民日报最美延庆亲子游
编辑
商妹儿综合整理
西宁白癜风医院那些偏方能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