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六十六年度总结承上启下

年1月2日星期六阴

(注:这是今天完成的乐山日报社驻井研县周坡镇石马村扶贫工作组年度工作总结。去年12月中旬以后,因工作岗位变动,一直忙于乐山日报社机关党委筹建及分管的办公室、党群工作部日常管理工作,无法分身,我下村扶贫的时间明显减少,心中愧疚。,驻村日记,还将继续。)

年7月8日,为协调推进中共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形势任务,对全面贯彻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进行了研究部署,通过了《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随后,7月24日,乐山市委六届八次全会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研究部署我市未来五年扶贫开发工作,在“三年大发展、五年上台阶”基础上,奋力实现“十年同步奔小康”的目标,吹响了向贫困宣战、决胜全面小康的“集结号”。

7月31日,乐山市召开“千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动员大会,吹响了精准扶贫、下沉扶贫的“冲锋号”。市委向全市个省定贫困村派出了个工作组、名成员,每个组由一名工作组组长、一名“第一书记”、一名技术干部、一名包村干部组成,全面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7月27日,经党组研究决定,乐山日报社由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张峻任驻石马村扶贫工作组组长,乐山日报副刊部主任、乐山日报党支部书记王京川任“第一书记”,党群工作部负责驻村帮扶相关组织、协调、联络工作。

8月5日,工作组正式下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8月至12月,工作组出色完成了各项驻村帮扶工作,工作业绩在全市个工作组中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市委、县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三轮走访精准识别

工作组的第一任务,就是要按照“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要求,到村入户通过“四查”即查收入、查原因、查潜力、查愿望,“四看”即看住房条件、看收入来源、看大的支出、看劳动力多少,逐户建立贫困问题、责任帮扶、脱贫进展“三本台账”,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把“五个一批”措施落实到户到人,确保扶贫对象精准、扶贫措施精准、扶贫责任精准,层层签订扶贫责任书,做到对象准、任务清、措施实、责任明。

8月初至9月中下旬,一个半月的到村入户走访中,工作组成员在周坡镇、石马村相关领导的支持、配合下,对石马村的村情村貌进行了全面了解,这段时间,正值雨季。不顾秋雨绵绵,地稀路滑,工作组成员风雨无阻,坚持每天8点不到就步行或骑摩托车下村走访,一直到下午4点过才回到寝室,再整理走访资料,撰写驻村日记。问住房,问人口,问收支,问愿望……一个半月,工作组迅速完成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的入户走访调查,摸清了石马村的贫困“底子”,建立起详细的贫困台帐、帮扶台帐、脱贫台帐,为制定精准扶贫规划奠定基础。

经走访得知,石马村是井研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子,也是全市贫困人口最多的省定贫困村之一。全村面积12.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辖10个村民小组,共有户、名村民;10个党员小组,共有党员85名;常年外出人口人,常年整户外出户;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其中,因病致贫户、人;因残致贫59户、人;因缺劳力致贫22户、59人。全村共有五保户24人,残疾人人(重度残疾75人),因病、因残、因年老体弱致贫情况比比皆是。过去,石马柑橘远近闻名,但近年随着品种退化,逐渐失去市场。目前,全村没有集体经济,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基本完成农网改造,但水、路等瓶颈未能全面打破,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

11月,按照省市相关部门要求,工作组开始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第二轮精准识别,对家庭成员中只要有车、有房、有商铺记录的贫困户,一律从名单剔除。此轮筛查(中间又分了两小轮)过后,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户、人缩减为户、人,再缩减为户、人。

12月中旬至下旬,全市驻村帮扶工作座谈会后,按照市委书记唐坚要求,工作组与井研县、周坡镇、石马村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即第三轮更为细致、严格的贫困户筛查工作。截至12月31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确定为户、人。

目前,按照组织部门要求,乐山日报社、井研县、周坡镇、石马村相关人员与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帮扶对子,实施逐户精准扶贫。

二.项目落地发展产业

驻村期间,工作组成员牢固树立“抓好扶贫项目是本职,抓不好项目就是失职”的理念,切实加强对扶贫项目的指导、监督、落实,全程参与项目规划、实施、验收等各个环节,确保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相对集中居住点户户通硬化道路,村内户户有生活用电、有安全饮水、通广播电视等目标按期见效。

1.制定精准扶贫整体规划

完成走访后,工作组成员与村两委一班人就开始思考制定石马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规划方案,由第一书记王京川主笔撰写。几易其稿,数次讨论修改,一张未来4年石马村扶贫脱贫的规划方案逐渐显露雏形。

在近万字的扶贫规划总体方案上,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石马勾勒蓝图:新建村道、整治渠系、整治山坪塘、建设高标准农田、新建“石马新村”、改造村民危房、发展莲藕种植生态农业亩、发展栾树种植生态林业亩、发展柠檬柑橘新品种生态果业亩、流转土地0亩、发展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石马村商贸网络信息交易平台、扩建石马村箱包来料加工基地,实现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村容村容貌大变样。

2.入围全省扶贫改革试点

11月12日,工作组获悉,经多方努力,综合多种因素,石马村被列入了全省“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试点村”。此批试点村全市仅有两个,总共万元试点资金,其中万元投向石马村。

今年,四川探索收益扶贫新模式,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或部分支农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股份化并授予贫困户,以增加贫困人口财产性收入。根据省财政厅《创新投资收益扶贫新模式试点方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的资产,将以“贫困优先股”的形式全部量化给贫困户,并确保贫困户分红底线(可参照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资产(如新村的公共设施),其中划出一部分设立“贫困户股份”,剩余部分再量化给社员。创新投资收益扶贫新模式的意义,在于赋予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财产权,拓宽缺劳力、缺技术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户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

随后,工作组与井研县财政局、周坡镇党委政府开展多次工作会商,就试点村相关工作进行研讨和落实,研究了试点初步方案,动员大会、制定初稿、方案细化、通过评审、社员大会、社员确定、产业划分等相关工作相继进行。按照实施方案,万元的省财政支农资金,首批将落实到36户精准贫困户成为他们的资产股权,每户所占股金为55元,按前三年投入期不低于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息的分红比例,每户每年能分多元红利。三年后,产业开始成熟盈利后,将按商业银行同期基准贷款利息进行分红。具体实施方案中,将在石马村成立源之缘农业合作社石马分社,将莲藕、鱼类、柑橘等种养殖业形成种养结合,长短配合。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实行报帐制,将严格遵守财务资金纪律,单独核算,加强监管和监督,严格按章程办理。试点实施也将与石马村整村精准扶贫方案相结合,与幸福美丽新村和乡村旅游前景规划相结合,迅速形成试点规模,干出试点成绩,为石马村精准扶贫工作锦上添花。

3.修建通村通组入户道路

要致富,要修路。石马村的路,在工作组驻村之前已有巨变。两年时间里,全村超过50%的泥巴路迅速建成水泥路,十个村民小组的通组路,除了五组、四组外都已修通,各组还剩下些通组断头路和大部分入户路尚未贯通。

总长4.5公里的五组通组路,早在年年初就列入石马村的议事日程,可资金不足,迟迟未动工。几个月前,各方整合之下,筹集了3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同时,村民自筹十多万元,与项目资金相加,先修好了2.5公里,还剩下两公里,等下半年筹资动工。10月底,这条路后期项目资金筹集到位,老百姓的筹资款也全部缴齐。11月2日,该路复工。10天时间,这条厚度接近20厘米、2.5米宽的水泥路在竹林、山丘、田野间蜿蜒前伸,于11月12日顺利完工。

12月28日,石马四组的两公里通组路经过招标程序后正式动工。经多方协调,该项目筹集20万元财政资金,加上村民自筹十来万,工程款全部到位,施工进展顺利,有望于年1月中旬完工。该路完工后,石马村通组道路将全部建成,下一步目标是断头路和入户路。

4.验收一事一议公共项目

9月中旬,工作组参与了石马村一事一议项目和公共运行项目验收工作。年,四川省财政厅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年,该试点工作在石马村开始实施,每年可以用于公共运行项目的资金有8万元,实行先施工后验收再报帐的方式运行。

今年的验收项目,涉及石马村年列入计划的30余个公共运行项目,包括村主要道路排危及管护、泵站维修、渠系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办公室整治项目,最小的资金概算仅元,涉及石马村六组坨田涵洞处渠系整治,村民熊志军房后道路加宽工程,长8米、宽1米、水泥厚度12厘米,资金概算也仅有元。最大的资金概算,涉及全村18个长2米、宽1.5米、高1.5米的农村垃圾清运池,资金概算3.15万元,平均到每个垃圾池,需要0元。单个项目最大资金概算是红岩水库左干渠清淤,长度5公里,每公里清淤费元,完成清淤工程款总计需元。经过一整天的验收工作,工作组成员对这些一事一议和公共运行项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知。

5.落实推进危房改造项目

11月12日,工作组成员与周坡镇、石马村组干部共同召开相关会议,确定井研县住建局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主体,并推动该工作于年底前顺利实施完毕。

11月10日,井研县住建局发来通知,将下放一笔针对省定贫困村石马村的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总额10万元,补助10名贫困户,补助对象是分散供养五保户、困难低保户、建卡贫困户,要求个人和村委会尽快提出申请,经村民代表评议后公示7天,确认补助对象。按一般贫困户、建卡贫困户的D级、C级危房补助标准,这10户贫困户补助款分为1.6万、1万、、元四个档次。经村两委仔细筛查贫困户住房情况,结合个人申请,初步确定童金燕、邹泽云、张勇、雷德成、任菊先、龚修明、赵炳忠、冯建军、陈德军、廖光明10户贫困户进入危房改造补助名单。经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共同评议,通过这个10人名单。其中,陈德清、任菊先、张勇、冯建军、赵炳忠列为C级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邹泽云、童金燕、龚修明、廖光明、雷德成列为D级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确定对象后,补助资金迅速到位,危房改造工程于年年底前全部完成竣工工验收。

6.讨论审定低保救助村民

11月,工作组与石马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审定了全村“十三五”期间石马村城乡低保特别困难群众家庭救助的村民名单。经大家现场确认、评议,对家中(包括儿女)有车有房的对象全部剔除。最终,经全体人员签字盖手印确认,王红雨、熊星、熊何梅、熊于文、雷曦蕊、陈克明、刘润清、曾碧容、熊立林、廖春容、徐天才、熊文杰、刘鑫、熊泽民、周翠容、王泽生、杨漱孟、熊翠香、熊伯轩、陈永平、熊振华、熊水泉、熊学明、熊翠华、王仲才、熊伯康、徐苹、熊巧云、伍召容、李超、王淑英、陈淑芳、熊绍君、熊凯文、万桂花、袁吉端、雷福枝、周碧华、李秀梅、曾志权、吴学英的低保资格通过评议,有12名村民的低保资格被当场否决。

7.推动扩大莲藕种植规模

11月至12月,工作组与镇村干部一道,就扩在石马村莲藕种植产业规模进行了几次商讨和推进工作。村委会连续两次将承包种植莲藕的仁寿老板请到村委会,就扩大种植面积、推进产业发展会商,将莲藕产业与新村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考虑,整体发展。

据悉,一亩莲藕投资大概出头,当年可以见效并收回成本,第二年开始,每年净收入超过元钱,成规模种植莲藕后,不仅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还能有效改善村容村貌。目前,全村莲藕产业规模大约在亩左右,未来两年,争取发展至亩左右。

此外,驻村期间,工作组成员还配合周坡镇和石马村,就农业产业发展、民政、医疗、户口迁转、法制宣传等相关项目、工作进行了贯彻和落实,并参与、旁听了两次镇、村干部对石马村民纠纷的现场调解。

三.整合资源爱心扶贫

工作组下村以来,相继整合财政资金、慈善机构和相关社会资源,投入石马村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1.整修石马村小爱心助学

下村不久,工作组与镇村共同向市财政局争取到了10万元助学项目资金,利用暑假将石马村小整修一新。过去,村小食堂是小青瓦房,因年久失修,漏雨严重。此次改造,将小青瓦全部替换成了稳定坚固的琉璃瓦,房梁下新建了“望板”。食堂的内外墙面,均由过去的石灰改造成仿瓷和瓷砖结合墙面。村小的教师宿舍也全部改建屋顶、新刷墙面、油漆门窗。9月1日,新学年开学。石马小学的娃娃们来到学校,每人都领到了一个新书包、一套新文具、几本新书。他们同时惊喜地发现,学校前原先坑洼不平、泥水飞溅的土路,仅仅大半个月不见,就变成3米宽、多米长的崭新高标号水泥路,学校里的篮球场和乒乓球台也都焕然一新。

2.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

8月中下旬,新学年开学在即,还有一些石马娃娃的上学问题没有解决。利用回乐山办事的机会,工作组与市慈善总会取得了联系,为石马村争取到了几个助学金资助名额,资助总额0元。随后,工作组迅速与周坡镇、石马村委会进行沟通,确定了10名贫困生助学名单,他们分布在周坡中心小学、石马小学、马踏中学、井研特殊学校,还有一名刚刚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他们中间,有纯粹的家庭贫困无力负担学习费用,有因为父母服刑只有爷爷奶奶在家无法照顾的儿童,有智障儿童,也有父母瘫痪的困难家庭儿童,或是本身患血友病同时父母离异无人照料的儿童。

8月24日,市慈善总会助学款发放仪式在石马村委会举行。0元助学金,1元捐给了刚刚考上大学的贫困生,其余9名小学和初中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人均受助元。与这十名学生同时接受捐助的,还有工作组走访中发现的乐山一中贫困学生龚晓红。因她不在村委会确定的困难学生名单中,王京川在高中同学群中为她争取到了同学对她的定向捐助,高二、高三每年资助她1元钱,直到考上大学。

3.国庆修复两座便民小桥

国庆前后,第一书记王京川利用争取的同学定向私人捐款,为石马村修复重建了两座便民小桥。这两座小桥,分别位于石马村四组与十组交界处和六组界内,原先都是石板小桥。去年底,两座小桥先后被水冲翻,过了不久,连石板都不知所踪,给两组周边村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因为村里年的公共维护资金已经用完,如果要等到明年资金到位再修复,村民们还要忍受好几个月的出行不便。在9月中旬村上召开的村组干部会上,两个组的组长提出了小桥修复需求,王京川当即表示,想办法为他们解决这个出行困难。

9月底,王京川与村支书邓永刚一道,现场查看小桥毁损情况,并就现场施工方案进行了几次商讨,最终确定了现场浇筑的施工方案。经粗略计算,两座桥一起,大约需要元材料费和工时费。节日期间,村组干部组织工匠开展施工,于10月6日顺利完工,解决了周边村民出行不便的难题。

4.组织冬衣送给贫困村民

霜降过后,乡下气温明显转凉,为贫困户特别是贫困儿童募集过冬衣物,让工作组成员牵挂在心。经报社、市实验小学等多方募捐,工作组先后为村民组织了多件秋冬衣物(儿童衣物居多),于10月底和11月初先后发放到了村里确有需要的贫困户手中。羽绒服、毛衣、马甲、大衣、风衣、棉衣、长裤……这些衣物,一般都有七八成新,厚实、暖和、美观、实用,给贫困户过冬带去融融的暖意。

5.报社党组结对帮扶慰问

11月3日上午,由乐山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王大强带队的报社班子成员一行,提着一桶桶油、一袋袋米,来到石马村,深入贫困户看望慰问;与镇村干部座谈,出谋划策,扶贫扶智。报社班子成员分别深入石马村1、6、7、10组,对熊玉才、龚修明、袁登安、熊春安、张述平、方平安6户党员贫困户家中走访,详细询问人口构成、家庭收支、致贫原因、实际困难和生产愿景,每户送上米、油等慰问品和元慰问金,鼓励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走访结束后,在石马村委会露天院坝,报社班子与镇村干部开起了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在听取镇村干部、驻村工作组工作汇报后,王大强指出,石马村精准扶贫脱贫工作重点在规划,难点在产业发展。要结合实际明确定位,做好规划,突出特色,接轨市场,通过三四年共同努力,让全村贫困户脱贫,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成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农村。作为对口帮扶单位的乐山日报社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为精准扶贫工作鼓与呼,作出积极贡献。

6.为党员贫困户修缮危房

11月3日,报社党组成员来到石马村慰问、走访贫困户时,看到结对帮扶的党员贫困户龚修明家漏雨严重,厨房和猪圈土墙面临垮塌。党组书记、总编辑王大强当即表示,请村里做一个维修预算,想办法筹措资金,尽快修缮危房。

随后,石马村委会按要求做好了龚修明家厨房和猪圈拆除重建概算表。结合井研县住建局争取的一笔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采取项目资金、报社捐款、个人自筹三方结合的办法,及时将龚修民危房拆除重建,在新房里温暖过冬。

12月5日,龚修明家的危房修复工程动工,19日正式完工。本次维修工程,拆除了原有厨房、猪圈土墙,对他家破旧正房、厨房、猪圈一起修复改造,外贴瓷砖,内抹仿瓷,上铺琉璃瓦,下有腰墙贴面,既美观又大方,彻底解决他的危房困境。

7.建成石马村电子阅览室

结合前期逐户走访情况,第一书记王京川发现石马村文化阵地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全村一半以上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较多,当即打报告建议利用报社现有闲置电脑,为石马村建设一个村民电子阅览室(同时命名“乐报爱心”留守儿童之家)。报社党组当即同意方案,并从报社现有电脑桌中协调出8套电脑桌椅,将闲置电脑重装系统后,加配耳麦、路由器、网线,为石马村整体配置了一套电子阅览室。12月5日,电脑桌将先期运送到村委会。

12月22日,冬至当天,王京川带报社技术骨干将调试重装后的电脑及配件送到石马村安装使用。同时,报社还将闲置的50多张电脑桌和电脑椅捐赠给周坡中学、周坡幼儿园用于教学,电脑、电脑桌、电脑椅和相关配件价值10万元。此举,让村民与学生共享文化资源,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体现报社的专业优势和社会情怀,成为报社驻村扶贫的一大创新性亮点。

8.义诊讲座套餐健康惠民

12月1日,工作组与井研县财政局邀请县疾控中心和镇卫生院专家来到石马村,为村民带来健康讲座和贫困户义诊。义诊行动中,周坡卫生院的七八个医生带着一套医疗体检设备来到村委会前的院坝里,分为三个组,对组织和闻讯前来的贫困户村民进行体重、血压、血糖等多项常规体检。上百名村民不到8点就赶到了村委会,围着医生和器械看个不停,笑容满面。义诊开始后,他们在几个义诊小组桌前排起了长队,按次序进行诊疗,并就自己的具体病情和用药情况向医生现场咨询。

义诊基本告一段落后,健康讲座在村委会会议室紧接展开,时间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就义诊中查出的带有普遍性的健康问题,和与村民健康切身相关的一些健康生活知识,以及一些疾病防控常识和注意事项,来自县疾控中心的老师对村民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现场回答大家的提问,还在互动过程中向村民赠送了毛巾、健康油壶、储盐瓶等实用小礼品,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两大惠民活动结合开展,村民少跑路,得实惠,涨知识,利健康,无疑在转变作风、惠民利民上进行了一番有益的探索。

四.基层组织堡垒提升

按照组织部门要求,扶贫工作组要全力抓好“堡垒提升工程”任务落实,深化基层党组织分类升级,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选优配强带头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和村规民约,提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扶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美丽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要推行派员单位、本地强村富村与贫困村党建结对,定期开展产业带动、培训提能、捐资助贫等活动。

按照市委组织部“堡垒提升工程”工作要求,结合石马村两委工作实际,下村以来,工作组成员全程参与石马村村民大会、村党支部党员大会和村两委届中述职村民代表大会,与村民一起参加学习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例,参与指导农村党员大评测工作,并全程参与石马村吸收村民刘峰为中共预备党员的讨论和表决,为基层党组织输送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新鲜血液。

9月9日和12月底,工作组成员分别参加石马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两次述职大会,一次是届中述职,一次是年终述职。30多名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村组干部参加了述职大会。届中述职,是为了检验年石马村换届以来村两委干部的工作成果,了解他们的任职承诺完成情况,总结成绩,发现不足,改进方法,理清思路,加快工作进度,推动村级发展。而年终述职,是在一年之末,对这一年来的村两委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疏理与回顾,并对年工作进行初步打算和计划。述职完成后,由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讨论与评定。

在周坡镇党委扩大会上,在工作组指导和镇党委的安排下,石马村与周坡镇中产业发展最好的周坡村结为村级对子互促发展。此后的工作中,两村将在精准扶贫中着重点面突破,综合治理,拓宽思路,引进业主,提升产业,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建设,对乡村道路建设、富民强村、产业规划做到上下结合,因户施策,让石马村发生切切实实的变化,推进全镇的精准扶贫工作。

五.培训充电精准施策

8月30日至9月1日,10月18日至22日,12月7日至9日,工作组成员分别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进行了两次集中培训和一次学习交流活动。

在8月30日至9月1日举行的乐山市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及“第一书记”培训班上,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策鸿作开班动员指出,通过这三周的走村串户,大家对农村的基本情况有了感性认识基础,再来参加这六个专题的培训,动脑筋思考开展工作,会让讲解和碰撞更有实践性。驻村帮扶是群众的期盼,要勇于接受挑战,沉下去,下深水,科学实施,大胆实践。集队伍之力,打赢扶贫攻坚仗,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随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登廷授课主讲“驻村帮扶工作组职责及主要任务”,市人社局副局长刘潞授课主讲“促进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助力精准扶贫”。市农业局副局长赵勇授课主讲“合作社发展与农民增收”。市扶贫移民局副局长马秀蓉授课主讲“打牢基础,决战决胜,精准扶贫”。市民政局副局长徐孝飞授课主讲“准确把握救助政策,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市群工局督查专员刘玉梅授课主讲“做好群众和信访工作,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10月18日至22日,省委组织部在绵阳市委学校举办的全省首期“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上,来自全省9个市州的余名“第一书记”封闭式集中学习,乐山有11名学员参训,王京川作为乐山学员代表上台接受了领导授书。开班式由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黄建发作动员讲话。黄部长在讲话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深化思想认识,增强扶贫攻坚担当使命。选派“第一书记”的目的,一是中央大局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要求,二是是加强基层基础的需要,三是是建设执政骨干的需要。第二,当好“第一书记”明确做好的几件事:一是围绕精准扶贫,抓发展,脱穷帽,二是围绕基层抓班子抓队伍,三是办实事,为民排忧解难。第三,不负组织的重托,奋发有为,实现人生价值。希望大家要增进为民情怀,掌握工作方法,抓住主要矛盾,做好示范引领,提升工作能力,作好表率示范。其后,是连续三天的讲座和现场教学内容: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解读;如何当好第一书记;扶贫项目管理及扶贫资金使用与监管;落实精准帮扶要求,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组织动员群众积极投身扶贫开发攻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基层群众工作方法;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每天晚上还安排了各组学员的交流学习会。结业式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雷世界作结业讲话。

12月7日至9日,全市驻村帮扶工作座谈会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召开,市委书记唐坚,市委常委、秘书长宁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程富,副市长阿刘时布,市政协副主席左文良出席会议。会上,市交委驻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新建村工作组长刘陈、市司法局驻沐川县高笋乡安坪村第一书记师玉容、市扶贫移民局驻马边荣丁镇裕坪村第一书记熊科兵、乐山日报社驻井研县周坡镇石马村第一书记王京川、市农业局驻峨边宜坪乡宜坪村专业技术人才潘虹宇、马边永红乡团包子村包村干部尔古里古等6位同志相继发言,分别从各自的驻村经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入手,讲述了驻村期间的故事,展示驻村帮扶的成绩,也基于自己这4个月的驻村帮扶,对全市的驻村帮扶工作提出建议。唐书记仔细听取大家发言,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座谈。会后,与会代表还参加了全省彝家新寨建设现场会,实地感受与经验交流,受益匪浅。

六.媒体融合立体宣传

从全市驻村帮扶工作启动以来,“第一书记”王京川创新形式,在全市率先开设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xzrbfz/19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