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m.39.net/pf/a_6358226.html
总第-5期: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作者简介:珠峰冰雪本名郑明生,雪域高原服役十六载,工程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花草根集锦》《思露花语诗歌集》、回忆录《凝重的回望》、长篇小说《风骨神韵罗汉竹》,合集《当代诗人选集》《当代十家诗选》等,作品在《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西藏日报》《作家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获“杰出作家”“中华百杰诗人”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全国优秀文艺作品征评活动一等奖、二等奖、银奖等。
为老兵带货
宁夏.贺兰
天下黄河富宁夏
老兵情怀系万家
晶莹剔透,筋道醇香
自产自销,保质保量
灵魂归处是故乡
——读《雪域戎马情》有感
珠峰冰雪
年7月的某一天,我收到从山东潍坊寄来的《刘成俊诗词集雪域戎马情》《刘成俊书法作品集》和两幅书法作品,让我百感交集,见书见字如见人,与首长刘成俊副政委一别十多年,有缘再续情缘,我欣喜若狂,反复翻书拜读,欣赏书法作品的一字一笔,刘副政委亲切的音容笑貌再次出现在我眼前,唤出我十六年军旅美好记忆,让我这名曾经的雪域军人找回军人的精气神,灵魂深处再次荡漾出军人的沉着与坚毅。
武警西藏总队原副政委刘成俊年,我转业后,与刘副政委多年的联系中断。后在新浪网开设博客,偶然机会,在博友孟庆龙老师(当代著名青年作家、文艺评论家、文人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臧克家诗歌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网专栏作家)的博客里发现他与刘成俊副政委的照片后,我给孟老师留言,才找到刘副政委的电话。虽隔千山万水,电话中熟悉的声音如在面前,今生首长与部下情、战友情、亦师亦友情依然未了。
年8月,我从武警技术学院(现为武警工程大学)光电系毕业回武警西藏总队报到时,刘副政委时任总队司令部直政处副主任主持工作。人还没到个人档案先到,直政处正好缺人,刘政委向时任参谋长谭华生首长(后任总队长、少将,武警山西总队总队长、少将,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等)要人,因通信处也缺少技术干部,最终我到通信处任参谋。虽没有到直政处工作,但私下交往颇多。每晚,刘副政委专门叫上我,到他家中看他书法,同时,他也酷爱读古典书籍,常常交流他的书法、读古籍的心得,耳熏目染,从此,我便沉入练习书法、读兵法、古籍和现代军事书籍的海洋中,走到哪,进新华书店选好书是第一件事,这种学习习惯让我保持至今。书中自有黄金屋,三十年的学习,让我在书本中找到了乐趣,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更多的是洞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直线提升,更增添了作一名称职军人的自信,同时也平和了心态,多次重大勤务中处置灵活、得心应手,得到了谭华生总队长、薛峰参谋长(大校、将军等)等总队首长的认可,组织越职提拨以奖励,还选送我到武警夏县专科学校进修军事业务。对于我因家务事主动申请转业后的面临新岗位、处理繁杂的家庭琐事等,起到了强思想、修道德、讲品行、重担当的定星盘关键作用。还有,如总队的谭总队长的雷厉风行的作风、薛峰参谋长爱兵如子的情意和军队院校院长林英家将军为人师表的精神、从解放战争走来的副政委刘子威将军走进学员心里的工作方法、马鸣春教授开拓新学科的精神等一大批首长师者的优秀精神风貌一直伴随着我,影响着我,乃至一生。
近四十年的工作经历,我没有离开文字工作,同时,也成为一名业余作家。进入奔六的年龄,回头望望,一路艰辛一路歌,在艰辛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用文字记录生活,在记录中总结提炼,找到人生的幸福和乐趣,正是有他们给我正能量的结果。近四十年的工作阅历也告诉我,没有正能量的灵魂是邪恶的,没有正能量的人生是悲惨的,只有充满正能量,才能从曲折的人生中走出光明之路,有多大担当的辛劳决定你收获有多少幸福和快乐,学习、担当是幸福和快乐的代名词,懒惰、昏庸是可怜虫的俗名。
本来,我第一次读完《刘成俊诗词集雪域戎马情》这本诗集时就有写读后感的冲动,但在文武双全的刘成俊副政委和众多文学界的老师面前我担心班门弄斧,被人贻笑大方,就让每次翻开这本书的冲动变成了沉默。雪域高原,那里是离天堂很近的地方,让古今中外多少人向往他的神秘,凡是与雪域高原有缘之人,那里就是灵魂栖身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雪域情节、高原军人情节就会越来越浓。时至今日,《雪域戎马情》已翻阅八年,每次翻开,雪域情节、高原军人情节就会如朝霞从心底喷薄而出,心里越来越堵得慌,不写不快,干脆就打开电脑、敲响键盘,一了我的心结,担心才成了多余。
刘成俊,年2月出生于山东潍县木村公社后北流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年承父母在格尔木生活,年2月从工人岗位应征入伍,先后任察隅县中队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总队司令部直政处副主任、主任,武警阿里地区支队政委、拉萨指挥学校政委、西藏总队副政委等职,实行警衔后,先后授予少校、中校、上校、大校等警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西藏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研究员、中原书画院高级书画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等。从军后始研书法、诗歌。他自称三分半书法(藏文、楷书、隶书各一分,篆书半分),“雪域书体”独树一帜,获全国书法十八次金奖、特金奖,诸多书法作品在国内名山大川风景区被勒碑刻石,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
刘成俊书法作品戍边卫民军人情。《雪域戎马情》这本诗词集,字字句句记录着军人戍边卫民的历史和浓烈的军人情怀。书中的收集了刘成俊副政委从年至年跨度30多年的军旅生活作品,有诗词,也有书法作品插图,还有军人戍边为民、雪域风光插图,有的反映部队基层官兵艰苦的训练、站岗执勤岁月,有的反映战友情、兄弟情,有的反映军旅的学习生活,如:《赠赈灾工作》“千里赈灾到阿里/雪中送炭救民急”,是阿里雪灾中时任自治区副主席次仁卓嘎率工作组慰问时而作;《苍松》中“志斗暴风雪/昂首迎朝霞”写出了边垂军人严寒中的威武不屈;《苦思》中“有志终当成骐骥/功就多在极苦间”、《题梅》中“不羡群芳醉细雨/愿伴寒雪迎东风”体现军人乐于艰苦的精神风貌;《毕业前》中“一腔碧血如烈火/献身不惜作尘灰”、《塞上曲》中“只为爱乡故离乡/人生何处不青山”再现军人爱国爱家、誓死如归的情怀;《题措勤中队官兵》中“爬冰卧雪练神技/执坚披锐展雄姿”展示军人训练场如战场、苦练杀敌本领的青春豪情;《红柳》中“只缘根生大漠下/敢笑翠柏与青松”表现普通一兵扎根、守卫边疆的英雄气概;《赠贾兄》中“志在同心守边塞/舍却身家为国酬”记下战友互勉互帮激励斗志的一笔。其中,还有部分《离拉萨感怀》《改则中队饮酒》《十六字令·到扎西岗要塞》《赠扎达中队》《回昌都》《西江月·阿里卫士》《回格尔木感怀》《武警怒江守桥中队有感》等,所到之处,无一不留下他的诗词和墨迹,用他个人的专长,振奋军心,修炼自身。
军人魂,儿女情。书中不少篇幅是刘成俊副政委与部下、战友的情感交流,如:接到战友受挫来信,他以诗歌《复友人》“从来成功之宝塔/多为失败基石筑”“挫折本是良药”“博学、冥思、创举/乐为人类造福”以鞭策鼓励;《赠尚军同志》“扎根在雪域/为国献青春”、《与张杰共勉》“异地遇乡友/携手竞风华”共勉军人志向和作为;《春玮考学赠言》“开卷自有灵丹药/躬身熬煎始悟真”一语道破学习、人生真谛;《赠张洪运》“珠穆朗玛攀有顶/雅鲁藏布流无疆”表达深厚情谊;就罗琦斯作诗与之交流李煜一生的《和琦斯同志》“自古庸君多误国/志士由是历蹉跎”点明正确面对艰辛人生的态度;《与琦斯论书》“抑扬顿挫各依道/风云叱咤无量胸”说明以书修身养性的道理,等等,把军人的家国情怀不是简单的喊口号,而是勤学修身养性、苦练制胜本领、铸就忠诚军魂的道理喻于诗词之中,体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时代军人本色。书中也有深厚的亲情诗篇,如:父亲在藏工作退休返乡分别六年后所作《念亲随想》“自强乃汝性/精神可荫子”,久别父亲,不仅仅是想念父亲的生育之恩,更多地是思考父亲留给自己的精神财富;《芳儿百日赋》“育诲忌娇惯/梅芳苦寒来”、《示芳儿》“人欲自强须发奋/囊萤映雪乐耕耘”,女儿芳芳出生时,就定下了养育之初心,小学时就在父亲耳熏目染下练习书法,长大成人后,随父参军;《写在爱妻退休之日》“勤俭作基础/奋斗补油盐/相处濡以沫/分时书共勉”“忽又去阿里/相夫品高寒”“人生当有港/蓄气再扬帆/追求新境界/健心又延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奔波的日子里,紧紧跟随当好贤内助,不怕阿里的路远,不怕高原的严寒,生命差一点终结于高原缺氧之时,无怨无悔,正如军歌中言“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同时,对妻子充实的退休生活作了指向。字里行间,不但有军人的刚强,也有男儿的悠悠亲情,男儿志在四方,不是自古忠孝难两全,而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军队的同时,也是孝子丈夫好父亲,男儿对家国有多大担当,对亲人就有多深的爱意。书中也还有对部下、战友等转业、升学、结婚的祝贺诗,如《送炳道兄解甲赴陇》《兴国考学赠言》《塞上婚礼》《称宣、秀娟志喜》等,表现了对一个战壕的战友、长者对晚辈的良好祝愿,既是情真意切之情深淡如水,也有关怀备至之意极如诗篇。
颂英雄,英雄情。时代楷模孔繁森在阿里任地委书记时,刘成俊时任阿里武警支队政委,他们是上下级关系,同时也是山东老乡,刘副政委是孔繁森英模事迹的见证人之一,《十六字令·到扎西岗要塞》“山/玉鳞飘洒万里山/云深处/壮士守边关”是春节前夕陪同孔繁森等领导慰问边防官兵所作;《赠<公仆的足迹>摄制组》“万里寻迹/公仆创业地/处处洒下情与爱/精神可歌可泣”作于孔繁森牺牲后,北京电影制片厂到阿里听他讲述孔繁森同志英雄事迹后而作,现场采访的所有人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赞英雄者本身英雄,刘副政委在藏军旅生涯中,曾经中印边防一线侦察时,被野牦牛牴下40多米深的悬崖下,颅骨骨折,八天后才从昏迷中醒来。山高路险的雪域高原,出门遇到险情是家常便饭,在维护祖国统一和西藏稳定的斗争和勤务中,更是危险重重,他以英模为榜样,以“人生何处不青山”的大无畏精神,闯过千难万险。
闲情雅趣爱国情。无论刘成俊副政委的书法、还是他的诗词作品,都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如:《初到阿里》“盛夏难寻芳草绿/严冬却品哈密甜”,在极其艰苦的世界屋脊上的屋脊,却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阿里山远眺》“春雪再绘新视野/划破长空一寒鸦”因景而发,充满对阿里美好未来的畅想;《登夺底山》“日光城里腾灵气/欲觅仙境到峰巅”感受到拉萨世外如仙地美景;《游鲁班水库》“巧夺天工一凼水/鲁班湖里思鲁班”在现实的风景中,而思念伟大的古人;《边坝行》“路遍雪域身犹健/原作绿石补华天”重走曾经战斗的地方,抒发改天换地的豪情;《黄山》“小憩松陪客/人生乐畅谈”表达登上黄山后,小憩中的愉悦心情,等等。诗词、书法是思想境界的文字反映,刘成俊副政委几十年从执着的书法、诗词中修养身性至无为境界,同时把文艺的成果运用于工作、生活之中,又取得了大作为,影响着亲友、战友、朋友的人生态度,以至人生道路,这是成功的人生。虽然他已经在总队任职期满退休解甲,灵魂始终在第二故乡,雪域军人风采依旧,依然在各地单位、学校宣讲着英模孔繁森的英雄事迹,参加各地诗词书法活动培养传承来人,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
刘成俊书法作品刘成俊副政委调阿里任政委时,我送他书,他送我一支毛笔,至今近三十年我们都如战友深情珍藏着。他看过我写的回忆录《凝重的回望》后作诗一首并写成书法作品赠送,以此再次对我鼓励鞭策:
故友惜别二十秋,读书如面情悠悠。
自古雄才多历练,而今志士几风流。
一念善缘超三界,万里峰壑度方舟。
平凡凝炼即悟道,假与来者登琼楼。
为感谢首长关心之情、师友厚爱之意,特作诗两首:
(一)
师生惜别履新离,着笔言容梦里移。
博古观今砺意志,法书悟世授机宜。
若愚致远铸豪杰,武略文韬定卫夷。
灵地雄才双沓至,厚情兵众史书旗。
(二)
功名照耀卫夷齐,平淡微含了话题。
自古贤才辛苦乐,而今壮志满圆携。
师恩浩荡情连谊,大道高悬理透溪。
三拜关心教赐爱,修身亦省四维倪。
当代著名军旅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纪学老师高度评价刘成俊副政委的作品,“他喷薄的激情,他坚守的挚爱,他不衰的军旅追求,他长青的报国之志,都燃烧、激荡在他的诗韵词节里,让我目接边关,心涌共鸣。”
孟庆龙老师对刘成俊政委的诗词与书法作了“刘氏墨海抒豪情,成于诗词唱雄风;俊杰有志守边塞,如椽大笔写传承”的精确评价,他还写道:“成俊君的诗词是发自内心和灵魂感悟的,生命的激情与生活的火花碰撞出来的,是带有着血肉的情感与诗的内涵、哲理、思辨、意境与对祖国的热爱,对战友的关爱,对亲情的忧思爱恋相互兼容。更是他30余年雪域高原艰苦生活的历练与艺术锻造的结晶。”
原武警西藏总队政治部宣传处处长、西藏文联委员、作家郑勇序中对《雪域戎马情》从诗词理论上作了评价,“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思想意义。在军旅诗词中将颂歌意识和战歌意识深化为反思意识,表现了思想张力的升华和强度,对和平时期的英雄主义作出了新的诠释┅┅。二是哲学意义。以开放的哲学思辨引导诗情,完成对过去、现实、未来的‘灵魂之旅’┅┅。三是美学意义。执著追求并在诗词中体现人情味和人性美,叙述从容,语言炼达,以小见大,淡中出奇┅┅”
刘成俊书法作品(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重大消息
奖金,第二届“雪域老兵文学奖”正式启动(点击可进入查看)致敬雪域老兵!这里是“雪域老兵吧”,是所有西藏退役军人的情感高地和精神家园!.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