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从来没有模糊;纪念,从来不曾忘却;继承,从来没有放下。
纪念,为了铭记。
为了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西藏传媒集团依靠全媒体平台,将陆续推出大型专题报道“致敬老西藏”。
本期,将讲述“老西藏”朱世武、王学贵、罗念一、刘殿卿以及藏二代的故事。
致敬“老西藏”:穿越时空的缅怀“欲过清明烟雨细,纵有远情难写寄”。
不管是硝烟中的进击,还是雪域高原的坚守,每一次缅怀都是与英雄穿越时空的对话,都是在丰饶的历史土壤中汲取前行的力量。20年来,孔繁森、任国庆、张宇……一批批援藏干部用他们的大爱为西藏各族群众谋幸福,他们青发而来,白发而去,甚至把生命都献给了西藏。而他们留下的是与西藏人民的鱼水之情。
18军政治委员谭冠山,入藏时的豪言音犹在耳:“青山有幸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为了解放西藏,愿献出一切,甚至骨头埋在雪山上。”这位言出必行的老将军,最终瘗骨拉萨“八一”农场,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任国庆,作为全国第一批援藏干部,扎根西藏山南21年,个日日夜夜,为西藏广播电视事业奉献了一生。
年,刚到西藏工作的孔繁森就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并以此铭志。年底,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年8月,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张宇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永远地离开了他眷恋的雪域高原,年仅44岁。他们是援藏干部的楷模,是领导干部的楷模。
缅怀与追思,是为了传承英雄的精神遗产。我们坚信,英雄们用生命谱写的壮歌凝聚的强大正能量,一定能砥砺我们为同心共筑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者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吴冰)
关于“老西藏”,他们有话要说时隔多年,许多当年的“老西藏”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四川,河南,陕西,甘肃……一起在西藏的日子是难忘的,生死相依的战友是难忘的。所以,直到他们的后代,都还致力于寻找父辈当年的战友,记录“老西藏”的故事,传递“老西藏”的精神。
“龙”:记忆犹存,几代人的西藏记忆。
“零露薄兮”:致敬,向老西藏致敬,向时代致敬。
“珠峰看日出”:看了“致敬老西藏”报道,很有感触。我的父亲就是修川藏公路老拉萨的十八军老战士。今夜无眠!
“白玛”:父母都是18军老战士,我自己曾在拉萨当兵14年,现在北京。我的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bbts/19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