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质疑2016年高考减招官方回应

距离年全国高考仅剩20余天的时间,一个有关高考招生计划的消息却在部分考生和家长中引发了忧虑。湖北、江苏等地的家长担心一些高校特别是位于本省的重点高校在本地的招生规模缩小。家长称,“‘减招’的后果是本地学生能上‘’的可能只能上,能上的只能上普一本,能上普一本只能上二本…”

对此,教育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将指导各省份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精心编制招生计划,确保各省份年高考录取率、本科录取率稳中有升。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放心,全心投入备考,争取好的成绩。

年高考招生计划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

4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做好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要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和城乡入学机会公平。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安排6万人,由中央部门和地方“工程”学校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承担。

《通知》指出,年全国各地本科计划招生人,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计划招生人。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21万人,其中本科14万人,由北京、天津、江苏等14个省(市)的公办普通高校承担,面向河南、广西、贵州、甘肃等10个中西部省(区)招生。

《通知》要求,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在本科一批招生的本地省属高校承担,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低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年升学压力较小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市),应在上年常规跨省生源计划和年协作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面向部分中西部省(区)的生源计划。

家长担忧:对外地学生公平,对本地学生不公平

按照此计划,江苏省、湖北省年将分别调出3.8万、4万个高考招生计划安排到中西部省份。

湖北的家长给当地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写信道,“这真不是不明事理,不懂减招和改变生源地的区别,是恢复高考近四十年所有委屈的爆发!”该信质疑称,当年全国一张卷时,湖北考生的录取分数钱就在全国名列前茅,考同样的学校要比别省高出几十百把分,西部老少边穷地区也就算了,京津沪,拥有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凭啥也比湖北录取分低那么多?录取率高那么多?京津沪的学生说不愿到外地读书就可以不到外地读书,谁赋予他们的特权?

“中西部很容易就能上湖北的重点大学,本省原本能上的只能上,的只能上普本”。一些家长称,他们拥护向西部倾斜的教育政策,但希望有关部门能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保障高考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利。

同样,江苏、天津等其他地区的考生家长,同样存在“增加面向部分中西部省(区)的生源计划会对本地学生不公平”的忧虑。

官方回应:协作计划不是“减招”年总体录取率、本科录取率稳中有升

年高考招生计划显示,全国各地本科计划招生人,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计划招生人。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本科14万人。普通高校本科总共计划招生万人。

据官方文件表明,年全国各地本科计划招生人,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四地招生计划超过20万,成招生大省。中央各部门所属高校本科计划招生人,其中教育部属高校招生人。

针对湖北、江苏等地考生家长对招生计划的质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招生计划是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精心编制的能确保各省份年高考录取率、本科录取率稳中有升。同时,协作计划不等于在本地“减招”,安排协作计划,以不降低各支援省份的高考录取率、本科录取率为基本前提。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各支援省份近年来的高考录取率、本科录取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逐年提高。如-年,江苏省的高考录取率从85.8%提高到88.8%,湖北省的高考录取率从80.4%提高到87.0%。据测算,预计两省年的高考录取率和本科录取率都将比年有所提高。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今年江苏省高考招生能够做到“三个不减少”:一是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中招收江苏学生的总规模不减少。二是本一本二等各批次招收江苏学生的计划规模均不减少。三是重点高校招收江苏学生的总计划不减少。“三个确保”:一是确保江苏考生本科录取率进一步提高,二是确保江苏考生上重点高校的机会增加,三是确保江苏考生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刘传铁表示,湖北省今年能够做到“四个不低于去年”:在鄂7所部属高校在湖北的招生计划总量不低于去年,本科录取率不低于去年,一本录取率绝对不低于去年,全省总录取率绝对不低于去年。

专家表示:本次招生调整计划,难以实现公平

“目前招生计划已经确定,在现有情况下,教育部只能这样回应,不能更改调控计划,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计划,这也是计划招生的缺陷,呆板、不能随着情况的变化变动、不能满足多方诉求。”教改专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形成招生计划需要时间,上报、汇总、分配。这一事件会对考生有所影响,但对每个学生的影响不一样。

储朝晖坦言,往年也有调控,但没有像今年一样明确讲。以往因被认为调控有暗箱操作,今年国家将调控计划结果公开了。从过去不公开调控指标,到公开指标,这是一个进步。但公开有可能会造成两个情况:一是明年不再公开,二是废除计划招生体制。他说:“年恢复高考后,各省生源情况和高校招生情况都在变化,所以每年国家都会对招生计划进行调控,但一直以来各方面都不满意,比如河南等省份就认为国家调控的不够。这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储朝晖说:“本次争论的焦点在于,为何是这12个省份进行调出,而不是其他录取率高、经济发达的其他省份,同时也是计划招生体制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废除计划招生体制”。

此外,他还透露,从整体来说,各省的整体录取率不会降低,这一点上,教育部以及各省的承诺是可以实现的。但家长关心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本地生源减少了,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更好、更多的升学机会,比如原本可以升二本的,今年或许有希望升入一本。家长希望维护的是这个目标,而这个目标是高于教育部及各省承诺的。

西华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徐武明博士称,教育公平高考公平,只能走或者统一考卷统一录取分数线、或者各省市招生率大抵相等这条路,不能反过来杀贫济富。请珍惜人心!

“创业者从不抗议,我们只找解决方案”。香港商报副总编辑周刚说,关于江苏高考的事,据说完美解决方案是:卖掉江苏任何一个城市的房子,带着多万到拉萨,用40W买平米房子,再花30W买个商铺,投资10W开个鸭血粉丝店,符合户口迁入政策,给小孩在江苏任何一个城市读书,高考回西藏考。孩子坐等清华北大录取通知书。夫妻两口子坐享拉萨的蓝天白云,多活几十年。

浙江传媒学院的教师表示,相关部门的回答是避重就轻,不能让老百姓信服,任何权力来自于百姓,相关部门不能滥用手中的权力。普通百姓有一个很不解的问题,北京天津那么高的升学率—“高考中的首富”,为什么不带头支援中西部?

工人日报重庆记者站

主编:舒婉瑜︱副主编:陈登俊

编辑:张倩︱-

爆料邮箱:

qq.







































鍖椾含鍝釜鍖婚櫌娌荤櫧鐧滈鐥呭ソ
鍗曞悆涓嵂鐧界櫆椋庤兘娌绘剤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bbts/18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