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每日快讯
?争先创优,深圳建筑产业化行业评优评先启动
?国内首个模块化绿色钢结构住宅蔡甸诞生
?虽有扶持政策市场仍然遇冷装配式建筑的春天还有多远
?安徽:合肥首批人才公寓地点确定须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
?江苏:镇江“第一高”绿色科技亮点纷呈
?上海:黄浦江畔有个“貔貅工地”实现现场混凝土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
?山东:临沂沂水县成功签约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构件项目
█争先创优,深圳建筑产业化行业评优评先启动
为进一步促进深圳市建筑产业化行业发展,表彰先进、树立楷模,不断增强行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及工程质量。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组织的建筑产业化行业评优评先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了!评优评先旨在推出和宣传一批在深圳市建筑产业化行业中作出突出贡献且具有标杆影响力的企业、个人及工程,激励企业和个人凝心聚力、比学赶超,促进深圳市建筑产业化行业健康发展。
评选信息
申报截止日期:
年12月27日18:00
奖项设置:
来源: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
█国内首个模块化绿色钢结构住宅蔡甸诞生
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30个小时内建成2层小楼,且工程现场没有遍地的泥浆和灰尘。在蔡甸,国内首个模块化绿色钢结构住宅诞生。
作为蔡甸区的“城市合伙人”,高级工程师、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曙,成功攻克绿色集成式模板化可拆卸住宅项目,实现建筑模块可循环利用和在工厂中高度集成建造,“像装配汽车一样盖房子”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这栋平米的建筑,一楼是“毛坯”房,二楼则是经过简单装修。两层楼共4户,每户建筑面积65平米,包括两室一厅和厨卫。因管线全部预埋在墙内,外表没有一根线,房屋看上去与普通住房无异,很难想象这栋模板房是30个小时内建成的。
刘曙介绍,这栋楼除了采用钢结构骨架外,墙板、楼板、屋面、墙面、窗户、楼梯全部是在蔡甸中建钢构的工厂内提前预制好的,之后运到现场,用吊车“像搭积木一样拼装”。“这种住宅拼装速度快,而且可拆卸、重复利用。建筑过程中几乎不产生建筑垃圾、不污染环境,且能改善传统建筑物窗框漏水、墙体开裂、保温性能不佳等弊病,比传统方式节能60%,抗震性能达8级,空间利用率更高达95%”。
来源:长江日报
█虽有扶持政策市场仍然遇冷装配式建筑的春天还有多远
效率高、噪音小、扬尘少,房子质量还好
近日,记者走进邯郸曙光新型建材科技公司。只见在生产线上,工人熟练地操作机械,为模具画尺寸、安装钢架、灌入混凝土……不一会儿,产品下线了,一个墙体模块就生产了出来。
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刚生产出来的墙体、楼梯、阳台等预制混凝土构件。这些建筑构件的一端几乎都有空洞,另一端是伸出的钢筋。“这样就能把这些部件都拼接起来了。”公司董事长孔令书介绍。
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生产速度快,标准化程度高。“模具制作都是电脑控制,非常精确。比如这些墙,大小误差在2毫米以内。而且,由于墙壁平滑,可以直接刷漆、贴壁纸,装修时也省时、省力。”
成本高、规模小、认知度不高,市场亟待培育
装配式建筑作为传统建筑方式的升级版,在发达国家已应用多年。由于我国起步较晚,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仅为5%左右,并以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为主。为什么拥有种种优势的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市场推广不开呢?
成本较高是重要原因。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在建筑面积达不到一定规模时,装配式建筑造价通常高出10%至15%,这也正好挤掉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价格,是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最大难点。”郁达飞说。
一位业内人士解释,在组装阶段,装配式建筑在人力、工期、装修等方面均可节约成本,但在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其用工、用料严格执行标准,成本相对较高。同时,由于该产业刚刚兴起,产业链不成熟,缺乏相应配套企业,而在零件制造、物流等领域,建筑企业并没有优势,这些都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扶持政策有望打破成本障碍,做大做强还需走市场化道路
今年6月,省政府印发了《加快推进钢结构建筑发展方案》,对新开工建设的城镇钢结构商品住宅和农村居民自建钢结构住宅项目,予以元/平方米的补贴。这也标志着河北省统筹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和混合结构等四大类装配式建筑协调发展的同时,将钢结构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攻方向,探索建筑产业现代化和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有机融合的路径。
按照规划,到“十三五”末,在全省培育3至5个推进钢结构建筑发展重点市县、10家以上钢结构建筑龙头企业,10至20家钢结构建筑配套部品生产骨干企业。市政桥梁、轨道交通、公交站台等适宜的新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采用钢结构的比重达到75%以上……
来源:河北日报
█安徽:合肥首批人才公寓地点确定须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
12月21日,记者从合肥市国土部门获悉,该部门推出3宗人才公寓用地,其中滨湖区的项目后年即可竣工。
据了解,这3宗地分别是:高新区天堂寨路以东、云飞路以南的KP4-1-1号地块,面积为59.85亩;蜀山区湖光路以北、开福路以西的W号地块,面积为70.47亩;滨湖区西藏路以西、成都路以南的BH-05-A号地块,面积为49.99亩。其中,高新区、滨湖区地块规划用途均为人才公寓居住用地;蜀山区地块为商业、人才公寓居住用地,其中商业面积不大于地块总面积的30%。
按照要求,这三宗地的项目施工和建设,须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预制装配率须达到60%以上。高新区、蜀山区地块须配建幼儿园;滨湖区地块竞得人则须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4个月内开工建设,并在开工建设后1年内竣工(结构封顶)。
来源:安徽网
█江苏:镇江“第一高”绿色科技亮点纷呈
只用了7分钟,在建的苏宁广场东塔楼身的工程用升降电梯,从地面0米升至空中米。走下电梯脚踏“大屋面”再向上看,东塔楼“塔尖”的.85米几乎触手可及了。这已是镇江在建建筑的极限高度。就在几天前,国内民用在建工程最大体量的塔吊刚刚从这里拆除。日前,记者随同市住建局相关人士一道,成为首批登上镇江在建建筑“第一高”的观摩者。
双脚踩在结实的钢结构楼板上,环顾四周,“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向下看,蜿蜒的中山东路、中山西路成了“细带子”;苏宁广场脚下的大市口广场绿地那么袖珍,似乎只有“巴掌大”;焦山、北固山依江而立,尽显山水城市风貌……
抬头看东塔楼顶,记者突然发现钢架上有工人在施工。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公司镇江苏宁广场项目执行经理黄亚均告诉记者,这3名工人正在焊接直升机平台的边梁。为保证施工安全,每人都系上了安全带。“几天前,我们刚刚拆除了楼顶的ZSL塔吊。”黄亚均说。据了解,这个“巨无霸”是国内民用在建工程最大体量的塔吊,载重吨,臂长达55米。有意思的是,施工人员采用塔吊互拆的方法,用小塔吊拆除大塔吊。通过3次周转,最终让载重20吨的小塔吊“自拆”后,各零部件“乘坐”电梯下到地面。
市住建局建筑市场处处长鲍习文一直白癜风好治么白癜风最好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bbts/1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