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四川九龙县检察院原检察长苏知斌甘当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截图)

年9月2日,是四川甘孜九龙县检察院反贪局长邓明超最不愿回忆的日子。当天傍晚,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好领导、九龙县检察院检察长苏知斌在聚精会神听取案情汇报时,颓然靠在了椅背上,瞬间没有了声息。送医途中,苏知斌静静地停止了最后的呼吸。

  

在人间跋涉的50个寒暑,苏知斌扎根雪域高原三十二载,用忠魂铸造利剑,活出了生命沉实的质感。

将细致严谨作为“标配”

“对于法律工作者,细致严谨是‘标配’。”这是苏知斌常说的一句话。30余年来,他调换过5个地方,初心始终不变。

  

年秋天,35岁的苏知斌被调到炉霍县检察院批捕科,成为仁真的上司。当仁真不自觉地将个人情绪带进工作中时,苏知斌主动帮她疏导情绪,同时也严肃指出:“批捕是检察办案的第一道关口,关口出了问题,最终会影响到整个案件的走向,更会直接影响到犯罪嫌疑人的命运!”

  

仁真现在是炉霍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从那一刻起,她一直称苏知斌为“苏师傅”。是苏知斌让她知道,面对法律,没有严谨、冷静,就难有客观、公正。

  

“苏师傅”在面对法律文书时有着近乎偏执的认真。年6月30日,他带队查办一起贿赂犯罪案件,连续熬夜4天,眼看取得重大突破。不料,7月3日晚10时,正在研究案情的苏知斌却突然昏倒,医院动用了各种紧急抢救手段,才救回他一命。

刚直不阿,群众才会拿你当靠山

苏知斌经常说,一个检察官刚直不阿,群众才会拿你当靠山。

  

九龙县是一个藏、汉、彝三种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地方虽小,人情世故却错综复杂。那些说情的电话打来,他只有一句话:“要信法律!”

  

当地流传,苏知斌“这个检察长,三刀砍不进”,给他送烟吧,他不抽烟,给他送酒吧,他不喝酒,给他送钱吧,害怕反过来被他收拾,简直拿他没办法!

  

年,九龙县一位年轻的乡长,在签一项工程承包合同时,收受了工程方10万元的行贿款。案发后,当时九龙县的一个全国人大代表为他说情,苏知斌却坚持依法处理:“不是我们心肠硬,要知道,对罪恶的姑息,就是对良善的伤害!”

  

秉公持正,剑起剑落,苏知斌依法办理各类刑事犯罪和职务犯罪案件多起,纠正案件定性不准的20余件,办理的案件准确率达%,同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0余万元。

“我深深热爱着检察事业”

年2月,苏知斌在开展对中古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中,结识了孤寡老人彭措扎西,他得知扎西家饮水困难,发誓要让老人“就在家门口吃到干净水”。

  

第二天,苏知斌带领着几名检察干警,扛着水管和锄头,来到了中古村。没两天,一条饮水管道就通到了扎西老人家。

  

在海底村支书潘长命的眼中,苏知斌没有任何的官架子,“我们村的村民都有苏检的手机号,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给他打电话。”

  

苏知斌多次进村精准扶贫,他走到东家,随随便便往小马扎上一坐,就和村民亲切摆谈;走到西家,人家端来崩缺了口的碗装开水,他接过来甜滋滋地一饮而尽。到了饭点,他走到哪家就在哪家“添双筷子”,每次在村民家吃了便饭,他都会悄悄塞上生活费。

  

海底村村民世代期盼有条好路走,苏知斌八方奔走,为该村协调解决余万元建设资金。

  

几十年来,苏知斌用忠诚书写了一份高海拔藏区基层检察干警的成长样本。在他的随笔《梦·眼睛》中,苏知斌写道:“我深深热爱着检察事业,也深深热爱无数检察人身后支撑我们奋斗着的老百姓。想着他们,我身上就有不竭的动力。”(刘裕国)

检察日报评论:有一种精神叫甘当“燃灯者”

一个人扎根高原32年,没有回报,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苏知斌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深爱这片厚土,执着于心中的“检察蓝”。32年如一日坚守基层检察工作,苏知斌以对党忠诚、奉献为民的政治信念,尊崇法治、坚守法治的使命担当,真抓实干、勤奋敬业,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检察事业。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区。苏知斌从小随父母生活在这里,是典型的“藏二代”,也是“老西藏精神”的传承者。在藏区工作,要想干出一番业绩,就要树牢三条信念:一是海拔高标准更高,二是缺氧不缺精神,三是奉献更要贡献。正是怀着这种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苏知斌甘愿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乃至宝贵生命为代价,带领基层检察干警忠诚履职,用实际行动展现着共产党员、人民检察官的时代风采,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学习苏知斌,要从根上学。学习他心中有民、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苏知斌长期奋战在少数民族地区,始终扎根基层一线,视藏区群众如亲人,把司法为民当天职,用实际行动和拳拳之心架起了一座检民情深的“连心桥”。他去世后,当地检察干警倍感痛失好兄长,村里老百姓哭着要为他送行,藏族老人燃起酥油灯。他赢得的是尊重和爱戴,是信任和依靠。

  

学习苏知斌,还要学习他心中有责、敬业进取的担当精神。他先后在三地检察院尽心履职,每到一处,他都俯下身子,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从法律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检察业务骨干。化解矛盾纠纷,他苦口婆心;指导同志进步,他良药苦口;发现案件错误,他火眼金睛;帮扶藏区群众,他无私奉献。他是在用真心,努力提高着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苏知斌正是用这种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实际行动,让司法为民、忠诚奉献的精神得以充分展现。

  

学习苏知斌,更应学习他心中有戒、公正清廉的职业操守。他在日常工作中,恪守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每一起经办的案件中做到了严格司法、公平如度。当地老百姓有言:这个检察长“三刀砍不进”。在32年的从检生涯中,苏知斌牢记了法律红线不可逾、法律底线不可碰,手中紧握法律戒尺,严格依法办案,真正做到了“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保持了人民检察官的浩然正气。

  

信仰是高原的绿洲,精神是雪域的阳光。正像苏知斌生前在随笔中所说,因为对检察事业的无限热爱,因为群众的信赖,作为一名检察官,一名共产党员,他的生命无憾无悔。我们学习苏知斌,应像他那样,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自己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在甘当“燃灯者”的奉献中展现公仆情怀和检察风采。这,也是我们向他致敬的最好方式。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
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zhduo.com/bbts/169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