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记者,我就是你们的眼睛。”“我是记者,永远在路上。”年10月19日下午,我校报告厅内掌声雷动——由我校传媒与数理学院承办的吉林省首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第二场成功举办。来自我省报社、广播电视台的7名记者以饱满的职业深情、高尚的职业荣誉,向我校传媒与数理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讲述鲜活的采访过程、深刻的职业体验,让学生们接受心灵洗礼,感受职业荣誉。吉林日报社副社长李振军,吉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胡莺,吉林日报社发行处处长宋殿辉,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景翊,传媒与数理学院院长陈少志及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活动,副院长于巍主持本次活动。
四平广播电视台记者王双以《我是你们的眼睛》开始,讲述了一个从长春到武汉的寻亲故事。跨越两千余公里、长达半个月、无数次催人泪下的采访经历,更加坚定了王双的职业信念——以观众需求为己任,做好社会这艘大船的瞭望者。
白城广播电视台记者包明岩讲述了一个关于人间大爱的故事。在《吴大义·爱心没有终点》中,白城爱心天使志愿者吴大义抛却个人利益,热心公益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受感动。而通过包明岩的讲述,同学们也深刻感受到了记者这份职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记者应该歌咏大时代,也应该白描小日子。”城市晚报记者冯超的《我的三面锦旗》,讲述了她专注民生新闻、致力于为读者办实事的决心。当滞销的延边苹果梨被卖光,当贫困村小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当癌症患者生前愿望得以实现……每个采访故事里透出的不仅有对读者的真诚热爱,更有记者的职责担当。
长春广播电视台记者贾翀的“电视问政”开创了吉林省电视新闻类节目直播的先河。与权力较量,把权力置于民众监督之下,既需要坚定的职业操守,又需要过硬的职业技能,而正是“媒体人的尊严,系于担当,亦在专业,不忘初心,不停步履”的信念支持着贾翀在新闻的道路上不停前行。
中国吉林网记者丁隽《世界屋脊的力量》让在场的同学们一次次泪湿双眼。她深入西藏腹地,踏遍大半个中国,历时几月,探访我省援藏干部,报道藏民疾苦。通过她的笔,我省援藏干部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形象格外清晰。“发现真善美,记录正能量!”身为记者的职业信仰给了丁隽克服困难的勇气。
吉林日报社记者李晓静的《讲好每一个平凡人的故事》,讲述了因公殉职的医生宋巍捐献器官的故事。弘扬宋巍之义举,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作为记者,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记录这些不平凡的人和事。
最后出场的是吉林市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李含冰。《那些大感动,原来就在我经历的路上》讲述了于洪江在洪灾中英勇献身的故事,癌症患者海燕大姐十六年如一日守护野鸭子的故事……每个故事里,都饱含着李含冰的职业激情。演讲结束时,好多师生已是泪眼模糊。
报告会结束后,包明岩接受了记者采访。提及此次巡讲,他说:“我主要是希望通过演讲给同学们传播一些职业正能量。我们进入媒体行业较早,就像我本人,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将近十年了,对这份职业有着深刻的热爱。而今天到场的同学多数来自传媒学院,我希望以自己的经历弘扬新闻职业精神,激励、感染同学们更加热爱新闻事业,今后在传媒领域大显身手!”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皮肤病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