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风潮中的霍尔果斯

白癜风症状图片及治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85336.html

截至今年10月,在霍尔果斯注册的企业数量为户,其中有户在年和年注册成立。从今年5月开始,当地掀起一波注销浪潮,近两年在霍尔果斯新注册的公司,已有家注销。

▲霍尔果斯税收收紧后,很多企业注销,当地代理公司也推出注销服务。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文|新京报记者李明

编辑|甘浩张太凌校对

付春愔

?本文约字,阅读全文约需12分钟

10月17日,霍尔果斯下了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雪。马旭早早收了铺子,拎着暖气扇回家。往年下雪的时候,他总是和几个河南老乡约一顿火锅,但今年没有。

“霍尔果斯火了,政策紧了,公司跑了。”在霍尔果斯开着两家超市的马旭,表达着自己“简单而准确”的判断。“火”是因霍尔果斯“减税天堂”的名号传开;“紧”则是政府收紧了政策红利。8万人的霍尔果斯是新疆西北端的口岸小城,年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次年,落地实施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半”政策。顶着政策红利,霍尔果斯,成了企业的“避税天堂”。据当地统计,年霍尔果斯的注册企业仅有家,年增至约家,而到今年年初,已有2万多家企业。这背后,“空壳”公司扎堆儿出现。马旭居住的小区里,就注册着几百家公司,其中包括多家影视公司。疯狂的时候,这里有人用一间仓库注册了一百多家公司。住了4年的马旭,甚至找不到一家公司的牌匾。当地正试图扭转这个局面。年初,霍尔果斯政策收紧,上千家公司开始“税务自查”;4月,发文要求注册企业“一址一照”,实体办公;7月再立“防线”,企业需拿出20%免税额度在当地实体投资。门槛意味着成本,半年内,数百家公司逃离,注册代理公司开始接手注销业务,出租车司机当起企业坐班的“游击队”,来应对实体办公检查。

▲10月14日,霍尔果斯一写字楼内仅一层就注册了9家影视公司。因税收政策红利,很多影视公司到霍尔果斯注册,这里也被称为“霍莱坞”。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被称“税收洼地”的边陲小城

十年前,霍尔果斯还只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一个口岸小城,往西越过霍尔果斯河,就是哈萨克斯坦,有头脑的生意人,把邻国的边贸做得热闹。

这个自古流传的丝绸之路驿站,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成为中苏贸易的西部最大口岸。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新疆出台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年至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但在当地人的印象里,那时候的霍尔果斯连座高楼都看不到。开发商来了就是贵客,“当时有人形容,投资商只要捡一块石头随手一扔,这片地就是他的了。”

如今,霍尔果斯城已经找不到可以扔石头的地方了。霍尔果斯地方小,一条主干道从高速口贯穿到国门口岸,那里的出租车司机,限速40迈的情况下,10分钟就能绕城一圈。街道上最多的,是酒店、餐馆,城边分布着十几处在建的大楼。如果你随意挑一条路闲逛,走几步就会看到财务代理公司的招牌,“税收洼地”的标语往往会挂在路口最显眼的地方。

不到10年的时间,这里靠着税收政策的红利,吸引了2万多家企业注册,也由此被冠以“避税天堂”。

吴昊算个见证者。年,他租间30平方米的铺子,开了一家注册及财务代理公司,客户多是国外来的生意人。他自信自己是霍尔果斯最早做财务代理的10个人之一,“那时候这里没有名气,生意不好。”

第二年,霍尔果斯的税收政策密集落地。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确立了霍尔果斯为经济开发区。同时,文件明确霍尔果斯“企业所得税5年免征”的优惠政策。根据政策,在霍尔果斯符合《新疆困难地区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内、年至年间新注册公司,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五年后地方留存的40%的税将以“以奖代免”的方式返还给企业。此外,企业的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免和奖励。《目录》中,涵盖了金融服务业、影视、文化传媒服务业、旅游业等多类行业。

对企业最有吸引力的“5免5减半”政策红利落地。年3月,霍尔果斯建立了新的工商登记制度,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例、简化登记手续等,也明确允许将同一地址作为多家市场主体的住所。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介绍,国家设立的经济特区,一般都会享有经济扶持政策。这其中会包含企业注册、审批程序等便利,但最核心的还是财税优惠。他称,这类政策一般是在特区先行先试,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虽然国家设立了多个特区,但霍尔果斯的“5免5减半”优惠力度仍属于比较少见的。

另一个“税收福地”西藏却没有霍尔果斯的免税力度大。西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介绍,西藏目前享受的两个较大的税收优惠:一是享有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只征收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二是对个人所得税按照地区和收入区间有不同扣除标准。

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政策落地,但或许是因为地域偏远,政策并没有为霍尔果斯带来可观的变化。“高楼还是站在路边就数得清。”吴昊记得,年起,有实力的财务公司开始去北上广招商,打着“避税天堂”的旗号,招商部门也开始各地奔走。

变化发生在年。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大量企业涌入霍尔果斯,其中不乏知名的上市公司和影视公司。“有几家大的影视公司被招商过来了,几部热门电影的银幕上出现了霍尔果斯的名字,可能是圈子效应,来注册的公司一下多了起来。”吴昊记得,一天,突然有一家江苏的影视公司找上门,几天后,这家公司又带了几个同行来。此后,大批公司抱团前来。

政策宽松,注册公司在霍尔果斯就像“买菜一样”简单。吴昊记得,那时候,他从客户手里拿到注册人信息后就往行政服务大厅跑,忙的时候,客户都不需要露面,甚至连公司名字都是他随手起的。快的两三天办完手续,一周就能开发票。

▲10月14日,市民在霍尔果斯税务部门的服务台前办理业务。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合法避税就意味着赚钱”

开发票代表公司已经在当地享受免税政策,对那些公司来说,已经挣到钱了。

吴昊解释说,来霍尔果斯注册的公司大多在当地没有业务,当时开票却是用霍尔果斯的公司,以此节省税费。

记者按当地政策估算,一家销售额为1亿元、利润率为30%的企业,在免去25%的企业所得税,奖励返还部分增值税后,可以比正常纳税少缴纳多万元的税收。

吴昊感叹,霍尔果斯有上百家大公司,对他们而言,避税“就像捡钱”。

刘安就是“捡钱”大军的一员。他对此毫不避讳,“来这里就是合法避税的。”

去年5月,他刚走出伊宁机场的大门,代理公司的车就停到跟前来接他。元的代理费和每年2万元的财税代理费用,为他换来了每个月万元的开票额度。跟其他人一样,他只知道自己的传媒公司注册在霍尔果斯欧陆经典小区,却连门朝哪边开都不清楚。

吴昊的那间30平方米的铺子也帮上了忙,年下半年,他就在那里注册了多家公司,挣了两百多万。公司也壮大起来,他买了两间写字楼,雇了5个员工,每天凌晨6点就抱着注册资料跑到行政大厅门口排队,生怕去晚了排不上号。他看到原来的超市、宾馆都变成了代理公司,霍尔果斯的代理公司疯开到五百多家。坊间笑传,有建筑工人都扔了安全帽跑去开公司。

曾有代理公司跟开宾馆的江风谈过一笔生意,想租下他所有的客房用来注册公司,报价每年7万元一间。江风索性自己注册了一家代理公司,他盘算着,酒店住客多是生意人,有近水楼台的便利。

一组数据印证了这种“疯狂”。根据霍尔果斯当地统计,年霍尔果斯有经营业务的注册企业仅有家。到年末,霍尔果斯的注册企业只有户,年注册企业户。而根据天眼查数据,截至今年10月,在霍尔果斯注册的企业数量为户,其中有户在年和年注册成立。

霍尔果斯当地将企业分成两种,一类是有经营场所(有房有地)、有固定资产、有从业人员、有营业执照的“实体(实业)型企业”,另一类是无地无房,仅有营业执照,少量或根本没有固定资产,少量或基本上没有员工入驻办公,也没有实质投资行为,企业的业务交当地代理公司处理的“注册型企业”。

据新疆伊犁州统计局去年4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注册型企业”占霍尔果斯注册企业总数的98%以上,实体(实业)型企业仅占2%。

企业在霍尔果斯的税务压力很小,但对地方而言,体量庞大的企业落地,也能给当地带来一份十分可观的经济数据。根据伊犁日报报道,截至去年,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累计引进企业家,其中创业型企业家,带动就业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9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8亿元。

▲10月14日,霍尔果斯行政服务大厅对面的财税公司都打出了代办企业注销的广告,今年政策收紧之后,大批投机的“空壳公司”纷纷注销撤离。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一个小区注册千家公司

多名代理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开始,霍尔果斯迎来注册大军的顶峰。那时候,政策对经营场所和人员还没要求,小区房、酒店甚至街上的小卖铺都成了公司注册地。一时间,霍尔果斯市区的欧陆经典小区、华亭小区和亚欧小区成了抢手货,这里离办理注册的行政大厅只要5分钟路程,办业务十分方便。

天眼查数据显示,仅在霍尔果斯欧陆经典小区注册的公司就有家,其中年之后注册的公司就有家。记者留意到,这些公司多是科技、财务和影视公司,注册地址均标注为小区楼栋门牌号。

10月12日,记者来到该小区,位于霍尔果斯城南的一片路边蓝色居民楼,小区不大,共11幢。上文提到的某知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就在该小区8幢号。而探员探访发现,8幢3个单元楼,门牌号都是3个数字,并无号,楼层里也看不到任何公司招牌。而注册在该小区1号楼的一家影视公司,更是出现了1号楼1-11-号的门牌。探员随即选取了4家公司的注册地址探访,均无法找到。剥洋葱在天眼查搜索发现,这些公司地址标注混乱,仅1号楼就注册过多家公司。

小区物业小汪也无法找出这些公司的准确地址。她称,去年一年,小区注册了几百家公司,而这其中又有一些是注册代理公司,这些公司一址多用,所以具体的公司数量就无法估算了。注册公司的人为了节省成本,租房居多,一年两万元租一间房,不用装潢不用挂牌,更没人来上班。小汪经历过年的高峰期,“有3个北京来的小伙子,在小区租了一间仓库,一年注册了一百多家公司,今年就再也没出现过了。”

当地似乎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小汪说,今年以来,工商部门的人隔段时间就来查一次,但也很难跟这些公司取得联系,多是无功而返。

在小汪眼里,这在当地不足为奇,她扬起胳膊画了个圈:这边的几个小区都是这样。

马旭也没有见过来小区上班的人,但他理解,“都是空壳,没必要花钱雇人上班。”这些公司给他生活带来的唯一变化,就是小区房价一年高过一年,租金也翻了倍。

▲10月15日,霍尔果斯某宾馆,一家数码科技公司将办公地点设在了该酒店的房间内。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新规后的注销潮

来此地做生意的外地人,口耳相传着霍尔果斯这个名字的含义,语意让人向往,“财富积累的地方。”

表面上看,如今的霍尔果斯确实如其名字一样,六七条街道上酒店和写字楼一座挨着一座,城边分布着十几个工地,在建的高楼延伸到国界边上。

江风把这些归功于政策,他觉得,霍尔果斯的政策和当地的生意人就是嘴巴和牙齿的关系。只是今年,这种关系发生了变化。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介绍,去年底开始,国家税务等部门要求各地企业清查税务,也让霍尔果斯“合法避税”的旗号开始飘摇。施正文觉得,霍尔果斯的免税政策是当地吸引企业的最大利器,但如果当地不加强管理,福利就会变成漏洞。“那么小的地方注册了上万家公司,肯定有很多经营业务不在当地,这其实是影响市场竞争秩序的。”

剥洋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cangribao.com/xzrbnr/22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